第5部分 (第1/4页)

让张之洞感到意外的是,机会不但很快出现,而且被林云紧紧抓住了。

事情还得从汪康年身上说起,这位老兄做为湖广总督府中的幕僚,对张之洞张大人力主实施的洋务运动可是上心的紧,不但身为秘书房的主笔,还兼着汉口自强书院编辑和两湖史学斋分教,平日里那是忙的脚不沾地,虽然对于总督大人派他亲自监视林云有点疑惑,不过还是忠实的执行了。

这一日好友托人辗转送来几本洋书,据说是洋人的军事著作,内中还有一本陆军操典,因为现在张总督在训练新军,汪康年一直在托人找这方面的书籍,没想到拿来一看,却是满篇的洋文,顿时泄了气。恰巧那天林云因事前来禀报,在汪康年的书房等待,见他书桌上扔着几本崭新的书,便取在手中翻看,一起来的同僚笑话他不懂装懂,林云笑道:“这有何难?不怕告诉你,这里面的内容我虽说不能全都看得明白,但认个十之七八还是没问题的。”那人正要再取笑,却听身后汪康年喜道:“林书记所言当真?”

其实这几本都是德文,而德语,可以说是林云的强项了,他先是回身和同僚一起给汪康年行了个礼,这才答道:“晚生所言句句属实。”

汪康年喜出望外,拉着林云的手说道:“如此甚好,大帅前几日因事辞掉了洋教官,这几天正在为教官一事发愁,新任的教官虽受过西式的军事教育,训练军队这项却总是强差人意,你既然懂得洋文,我便举荐你入新军,将这些教材翻译过来以为新军所用,你意如何?”

林云心中暗自盘算一番,想想也没什么不可,便说道:“蒙先生提拔,只是我与小妹现寄于总督府内,若是我入了新军,只怕很难照料她了。”

汪康年听了点点头想了片刻,对林云说道:“这也没什么问题,若是你不方便照料,那便叫她搬入我家好了,我家女儿今年六岁,也好做个伴。”

林云听了自然高兴,又深感汪康年对自己的拳拳厚爱,当下鞠躬道:“如此就多谢先生了。”汪康年摆手说道:“些许小事,何必言谢。”其实他对林云本来没什么特别优待,只是张总督令他一直监视此人,虽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却让他一直很重视林云,现在发现他还是个翻译人才,这才临时起意,当然这件事情还得向总督大人汇报。不过出乎他的意料,张总督大人居然很痛快的答应了,而且,对这件事情还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这就有点让他疑惑了,疑惑归疑惑,他还没大胆到寻根问底的地步。

所谓新军,其实是当初张之洞在江南所创之自强军为骨干新建立的军队,编制、军械,训练、战法都仿德国军队,编成没多久,洋教官因事触怒了张之洞被辞退,现在新任的教官名叫王复奎,原系新军统制,现在兼了教官,也只是照着以前洋教官的老套路行事而已。

林云入了新军,暂住在军官营内,头一个月先是赶着将那几本书都翻译出来,谁知道王复奎见了连声说好,只因林云翻译过来之后都是白话,王复奎本身学问有限,又是武举出身,虽说受过西式教育,毕竟还是读白话通顺些,看过之后,王复奎拍着林云的肩膀笑道:“不错不错,能把洋人的东西译的这般通顺明白,兄弟你真是个人才啊。”想了想又摇头说:“只不过这几本书也不能都照搬,毕竟咱们的弟兄们大都是新入伍的新丁,我看还是先从基本的地方做起为好。”

林云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又黑又壮的家伙还知道循序渐进,也不照搬教条,心中对他便起了几分好感。其实自从他来到武昌,亲身经历了洋务运动的各项实施落实,也对从前的一些认识和看法有了改变,毕竟这些人,大多还是爱国的,且不论爱的是大清国还是别的什么,单是这份为了国家富强而投身进来努力向上的热情和精神,也使得他对身边的人和事渐渐的产生了某种感情,这种感情一天天的随着他的见闻在增长,只是他自己尚不曾认真的体会和感受罢了。

“兄弟你既然入了新军,便是咱新军的人啦,这样吧,书你虽然翻译完了,可是内中还有些我不明白的地方,干脆便升你为副教官,我有什么问题也好随时请教。”王复奎人虽长的粗,可对读书人还是很客气的。林云笑道:“说什么请教,应该说互相参详验证。”旁边王复奎的护兵凑趣道:“那咱们新军以后的教官一文一武,可厉害的紧了。”两人听了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可是林云第二天一到操场,可就笑不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新军?

的确,从枪械、军装、装备到士兵的体格素质,都比别的清军好了数倍,但是所训练的那套可还是太老土了,也难怪,林云毕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