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1/4页)

实刂っ髁顺禄�疾⒉皇且磺疃�椎那钍樯��

这一副文房四宝的阵仗,典型的富家书香子弟做派。

不过做派归做派,哪怕陈剑臣能写出一朵花来,这和对付外面的树妖都似乎没有什么关系。

简直一点关系都没有。

“悠悠我心忧,苍天葛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写到此处,一首‘正气歌’恰好写完。他在墙上写字,纯用意行,因此最适合用的便是草书,一气呵成,字断意不断,意绵而墨连。看上去,所有的字都是连在一起的,首尾衔接,恰好成为一个整体。在四面墙壁上环绕一个圆周,遇到有门有窗的地方,也不避开,直接就写到了门窗上。

今有少年读书郎,壁上龙蛇会飞动!

陈剑臣将手中大笔掷于地上,本算是一个很潇洒的动作,不料魂,

神涌起一阵难以压抑的疲倦感,深到了骨髓处,双足一软,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公子……”

后面的婴宁在满室正气纵横的逼迫下,反应不禁慢了半拍,第一时间没有扶住。

陈剑臣摇摇头,道:“我没事,休息一下就好了。”

另一边在观望的吴岩和霍君面面相觑,俱露出了古怪的神色。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明

从陈剑臣开始在墙上题诗写字,到诗成掷笔于地,整个过程耗费的时间并不多。短短时间内,殿堂周围墙壁,以及门窗之上便留下了一首整整三百字的‘正气歌’。惊蛇入草,龙蛇飞动,恰好连成一个一片,其中笔墨不曾间断过分毫。

陈剑臣的草书写得有些潦草,加上因为写到了墙壁上的缘故,更加显得模糊,有些看不清楚。看上去,不像是一首诗,反像道士和尚画的符。

这一点倒是很出奇。

事实上无论吴岩还是霍君,就连聂小倩都感到非常的奇怪:如果说单纯从读书人的角度看,书生身临危机而提笔赋诗,这样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某些有骨气的读书人,哪怕面对屠刀,面对死亡,也会哈哈大笑几声,然后大义凛然地即时赋诗一首,以表明自己不为强权,不惧邪恶的铮铮铁骨。

然后,当然是观众们如雷般的掌声,以及,一捧捧的热泪。

这道理,倒和草莽英雄就义前高喊一句‘我十五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差不多。只是读书人当然不会喊如此浅白的口号式的语句。

何以言志,唯有赋诗!

陈剑臣写诗的时候倒没有笑,而是处于一种很奇怪的状态。奇怪到聂小倩三人根本无法捕捉到他这番行为的真正意义所在。

实在难以理解。

记得很久以前,师傅就谆谆教诲过:这世间每一件事情都会有答案,那么陈剑臣大发雅兴地在墙壁上洋洋洒洒地写下这么一首长诗的答案又是什么?

聂小倩很想上去问个清楚,不过当看到陈剑臣有些苍白的面孔便忍住了:至少,现在还不是问这些的时候。

读书耗神,写诗同样耗神,更何况陈剑臣只是个书生?

聂小倩心里仿佛被针扎了一记,翻涌起一种酸楚的疼痛━━其实在整件事中,本来和陈剑臣毫无瓜葛,但就是这么一个少年,甘愿冒着前程尽毁的危险而来帮她。在整个过程中,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歃血为誓,有的,只是低调的身体力行。

无疑,在聂小倩心目中,陈剑臣属于低调的人。当初在江州状元楼,其被吴文才用计赶走,哪怕事后知道了真相,在情绪上也没有多少波动反应。甚至可以说,云淡风轻得过分。

少年郎血气方刚,如果不是读洒书的呆子,就应该心有豪情。但这些,在陈剑臣身上很难看到,很多时候他的表现实在太老成了,根本不像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这也是聂小倩为之动心的一方面。

聂小倩自幼习武,脾性好动,活泼,不愿循规蹈矩,不甘三从四德,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许许多多的憧憬和期盼。而对于男人的期盼几乎永远都是这个时代女子的终极愿望,她喜欢英雄,所以一直就想找一个英雄人物为一生的伴侣。

何为英雄?

锄强扶弱,伸张正义者为英雄,正气凛然,挽狂澜于既倒者同样为英雄……

━━聂小倩这般的想法其实很不成熟,说严重些就是少女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还带着许多幼稚的色彩。

本来在江州,不出意外的话,聂小倩准备好好了解陈剑臣一番,或者就在江州,就可能上演一出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