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 (第1/4页)

“唿——”飓风狂飙土崩瓦解,姬澄澈亦惊醒过来。

他低咦了声仔细回忆刚才出刀一霎的感觉,试着又往虚空里劈出一刀。

招式还是一模一样,但效果大相径庭,这刀刻意为之结果明显生硬,别别扭扭甚至能感应到自胎元神刀上隐隐传来反抗之意。

姬澄澈失望地轻抚刀身摇摇头,难道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自己竟需寄托于所谓的灵光乍现才能寻找到刀诀所需要的感觉?

只听邱悲回道:“心重则意消,忘掉方才那一刀,你再来试过。”

姬澄澈醍醐灌顶,欣喜应道:“好!”

他屏息凝神放开拘泥,再劈出一刀。

邱悲回微微颔首,赞道:“有点儿样子了。”

姬澄澈当然不肯满足于此,他收住胎元神刀再次沉浸到“云在青霄水在瓶,偶然直上孤峰顶”意境中,脑海里徐徐浮现出一幅幅晴天白云碧水银瓶的画面。

如此一边领悟一边试炼,姬澄澈和邱悲回在幽渊中又不知走了多少时候,尽管依旧没有寻到天元宝镜的端倪,但他对刀诀的领悟却在与时俱增不断加深。

邱悲回将《刀王诀》的四篇刀意口诀逐一传授给他,却根本不做任何讲解。

刀王修炼,重意重神不重形,自我的领会体悟远胜于生搬硬套。从这个意义上讲,邱悲回与大先生的理解是相同的。

在他们看来,任何语言的讲解都是徒劳,反而可能将人引入既定的思维中,抱残守缺再难突破现有窠臼,终身无法成就大业。唯有完全依靠自我的领悟,凭借心‘性’独自探求才能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刀意真谛。

所以同样一篇《刀王诀》,领悟修炼的人不同最终展示出的刀意亦不尽相同。邱悲回的道未必是姬澄澈的道,刀圣的刀更不会是姬澄澈的刀。

懂得了这个道理,姬澄澈对彻底参悟《刀王诀》亦愈加有兴趣了。

当他在向天元宝镜迈进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攀登刀道的顶峰。……92675+dsuaahhh+27152575……>

第139章 天元宝镜(上)

在塔底的幽渊之中时间与空间完全混乱,处于一种奇异的混沌状态。

姬澄澈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在里面待了多久行了多远,只知道一直都在不停地向前走。若是实在累了,便盘腿坐下稍事歇息,而后继续踏上寻宝之路。

幸好有邱悲回,姬澄澈并不觉得孤单,相反每日沉浸在《刀王诀》的神奇天地中,更从不觉得时间难熬。

他的刀法造诣勇猛精进一日千里,每天都会新生出不同的感悟,却也真正领略了邱悲回浩如烟海的刀道神通。

昔日的十圣果然名不虚传,姬澄澈发现如果单以对刀道的修为而论,邱悲回甚或在大先生之上,无愧于当年的元界第一刀圣。

可惜四十多年前参与十圣战的那些至尊强者们或死或隐,或如邱悲回一般流落异域不知所踪,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余生也晚,无法亲眼目睹那时的璀璨盛景,唯有神往遐思。

邱悲回见姬澄澈悟性既高而且进境又快,远远超乎自己的预料之外,不由得心中欢喜。他不单单将姬澄澈当做了自己刀法的唯一传人,更把这少年视作了大秦复兴的希望所在,故而倾心教导毫无藏私。

于是一个愿意倾囊相授,一个肯虚心受教,焉有不水到渠成的道理?

到后来邱悲回兴致起来,索性亲自给姬澄澈喂刀,于实战中助他体验刀诀的奥妙。

有这样一位圣境至尊刀道大宗师心甘情愿地喂招,那是多少人几十辈子也修不来的福分。

姬澄澈心存感激,也明白邱悲回的一番苦心所为何来,愈加感到肩头沉甸甸的。

这一天邱悲回传过《刀王诀》融意篇的最后一句刀诀,心有所感道:“澄澈,老夫能教给你的只有这点儿,天道无尽全凭自性。无论这次能否寻找到天元宝镜,我都希望你能坚持本心继往开来,为我魔族再开天地,则日后老夫亦可含笑去见轩辕帝君。”

姬澄澈默默颔首,无法拒绝邱悲回的嘱托,况且他原本就是魔族帝裔,又曾深受轩辕帝君的救命之恩、传功赠刀之德,不管怎样都不能坐视族人沦落异域深陷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邱悲回寄语姬澄澈望他恢复帝国重振大秦,姬澄澈却无此野心。仙巫两族雄起楚汉并立乃是元界大势无人可当,而今北汉南楚两大帝国方兴未艾蒸蒸日上,大秦若想复国且不说可能性微乎其微,首先就得天下大乱杀个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