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 (第1/4页)

收了吧?如何安排善后?”

“已分派兵力驻守,折逋氏的族兵已缴械,已经全部带回来了,是要听候两位节帅处理么,毕竟是叛军呐!”王廷训说。

“自古以来,叛贼一经逮捕,要么流放,要么贬为官奴,这可能要等朝庭的旨意了!另外,沈般若的一万兵怎么会少那么?你们可审问过俘虏?”宣崇文至今还没弄清楚,那晚的内讧是怎么回事。

“审讯过……知道一点!”王廷训看了看薛可言,脸色顿时变得怪怪的,有点心有余悸的样子,后怕地说:“折逋嘉施回嘉麟州的路上就死了,折逋葛支回来后威望不足,难以号令族中头人,想要胁迫沈般若、沈伽蓝率兵相助守城,不料两人抵死不从,折逋葛支将他们的人手一批批的悄然调出来坑了,等发现人出营后就没回来的,已只剩下三千人不到。”

“坑了?”宣崇文大惊,双目瞪得溜圆,满脸不可思议之色,怔怔的说不出话来,想想也就明白,沈般若叔侄听到已方攻城的鼓声,采取亡羊补牢之举,拼死一搏,也算幸事。

王廷训面色讪讪地又说:“折逋葛支疑似逃入了回鹘军营中,末将循着马蹄足迹追到天宝县西大斗军城,恰逢回鹘军宿营在那儿,再向西查看,路上没有蹄印。”

“跑就跑了,落架凤凰不如鸡,他还能翻起什么大浪,我们还是赶紧善后回姑藏。”宣崇文无所谓地安慰,其实心中有些担忧,以折逋葛支如此狠毒的本性,将来必闹出大事,仳罗王子只怕是收留了一头白眼狼啊!

。。。。。。。。。。。。。。。。。

快骑战报送到姑藏,章钺便召沈念般委婉说明,沈念般勃然大怒,当即暴走说要去嘉麟州接回沈般若,章钺没同意,他若去了不定会出大事。

接下来几天,章钺便与侯章商议安排善后,凉州虽然收复了,可剩下的是一个烂摊子,青壮农耕人口也变得更少,城中街头随处走一遭,到处可见成群的妇孺和老人。

还有一种人比较多,那就是僧人。这些蕃僧信奉的是吐蕃时期的佛教,与中原禅宗有极大区别,如何措置也是一个问题。章钺与侯章稍作统计,凉州地境内共有大大小小的佛寺不下三四十座,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海藏寺、兰若寺、百塔寺等古刹,大寺庙中僧人达到两三千之数,这是非常恐怖的。

为解决这个问题,章钺和侯章不得不派快骑四处传令,让各大寺庙住持到姑藏商议,释放一些经义不熟的青壮弟子回乡务农,为此与僧人们吵了两天,最终僧人们顶不住压力一致同意,共释放一万青壮交付凉州府衙安置。

政务上章钺暂时不感兴趣,防务则比较上心,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主力打下来的地盘,当然分一部份好处了,侯章也是心知肚明的。

凉州地域广大,只是目前人口少,不过架子要先搭起来,设为上等军州。两人交换意见后,将原有的军号撤消,共设置七军一万七千五百人,采取军屯模式自供自给,当然朝庭会补给制式军服及军器铠甲。

在先期设置的沈念般、论悉心领乌城军、崔虎心、潘罗格勒领通谷军;苏论阿钵、沈般若领白亭军,这三军的基础上,再设置四军。可候章手中没有合适的军官,只能从朔方军抽调,另外章钺麾下调一些。

以侯超、宗延嗣为河西节度牙军正副都使;以王廷翰、周建章为神乌军正副都使;这两军戍卫凉州州治腹心之地,五千兵都稍嫌多了,短期内需要靠军粮供给。

以温崇乐、刘少英为天宝军正副都使,驻地天宝县及凉州西境。东境是以昌松县、白山戍、和戍军城为驻防区的昌松军,章钺留下了二团,以团主李多福、副团主宋凌光为正副都使;参议丁保胜、副参议袁慎明两人职责不变,对外可称河西节度昌松军,内部则称为镇远军加强团,蕃号不变,不轻易调用就行了。

防务军队设建立,还只是纸面上的东西,没有一年都无法落实,然后就是官员的设置了。章钺与侯章共同上凑,举荐了宣崇文以会州团练副使的本职,摄凉州刺史、兼凉州团练使。所谓摄,就是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

会州本来就缺员,刺史的职务一直没调官员来,麾下将领很多人论战功都能升到从四品上的宣武将军了。章钺以高级将领战功拟表章上报,顺势举荐了温元恺为会州刺史、兼团练使,宗景澄为会州团练副使。

正常来说,团练使是领乡兵的,但会州是军州,州兵就是乡兵,暂时没有分立,章钺打算回会州时,顺便分开来,乡兵以后正好作为预备役。否则出征时,老是留一半新兵在后方运粮,太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