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 (第1/4页)

凶煞之气。

门前值守的亲兵见了,连忙上前一步拦住,要求他放下武器才能进大堂,那年轻人面露不悦之色,紧抓着古怪兵器不肯放手,带路的士兵一脸为难之色,求助地看向堂上杨玄礼。

“咦!无庸你终于到了,这里是中军节堂,你要守规距。”庄少回头看见,语气严厉地说。

那名作无庸的年轻人哼了一声,慢条厮理地连背上大刀和古怪兵器一并交给旁边亲兵,步上台阶到门前飞快扫了一眼身着紫袍,在堂上背手而立的章钺,躬身向庄少抱拳拱手道:“禀报大首领,某已率三百马队而来听凭调遣。”

“嗯……你起来吧!”庄少上前伸手虚扶起那名叫蓟平文的年轻汉子,转头介绍引见道:“这位便是我等投效的主公,曾书信与你提起过,你且先见礼,正主从名份!”

年轻人抬头看了一眼章钺,见他带着微笑的国字形黑脸膛看来很是年轻,双眉笔挺,目光锐利有神,却也是身形高大挺拔,一副孔武有力的样子,虽然心下还有些不服,但也只得再次躬身行礼,语气勉强僵硬地说:“某家蓟平文!表字无庸,蓟州九龙山寨主,随庄大首领三年,屡战胡虏,独自斩首已过三千之数!今率三百骑而来听凭调用。”

草……这么牛!看眼前家伙一脸傲然自得之色,再看庄少的神态,显然不像是吹嘘之言。章钺眼中不禁闪过惊奇之色,随之有些不以为然,微微欠身示意,口中却笑道:“甚好!眼下正是驱逐胡虏,扫清幽州腥膻之时,杀敌报国正需要你这样的豪杰猛士。”

蓟平文礼毕站到一旁闭口不言,似乎是有话想说却又不愿当着众人的面,庄少有些尴尬地向章钺拱拱手,拉着蓟平文退了出去,到门外走廊上故作不悦之色,严厉地斥道:“你这是何故?早就与你说知,既已投效新主当忠心事之,不可再如此无礼。说吧!有什么重要事情禀报?”

“依大首领书信之言,某派人至燕山北面北安州、泽州一带行商,结果被辽军逮捕扣留,但随后买通狱卒传回消息,中京大定府辽军已完成集结,四万五千骑宫帐军已屯驻榆州鹿鸣山北麓,只需五天便可兵临喜峰关,但未探明具体什么时候出发。”

“什么?这是什么候的消息?”庄少大吃一惊,失声问道。

“六天前!就算还没南下,但集结完毕也就在这几天之内。”蓟平文脸色严峻地说。

“这你也看到了,主公率兵走海路到此,必须封锁燕山各处关口,我们在九龙寨有五百寨众,石门寨有两百,这些可用以监视燕山卢龙塞沿边,明日一早我们率部回去,你专责为主公大军提供情报,直接找杨押衙,无需凡事先禀报于某。某也要赴蓟、檀两州奔走联络,劝降守边汉将,力求使朝庭北伐成功,我们也能建功立业。”庄少吩咐道。

蓟平文点头应诺,庄少让亲兵带蓟平文下去安顿,转身又进大堂。章钺听了不由大惊,这下形势没得选择,必须先拿下蓟檀两州,还要防备杨衮得知后会率部追赶,那将非常被动。

天色很快就黑了下来,亲兵们点起了灯盏,并于大堂前挂上几只灯笼,照得大堂亮如白昼,章钺匆匆梳洗一番,换上一套干净衣袍,用过晚膳后召集诸军都使级别以上将领到大堂军议。

随军处理文书,并出谋划策的只有李多寿一人,章钺一直以来都没建立起完善的军官参谋团,届因这时代通讯落后,情报传递缓慢,战场指挥时作战军令也难以及时传达。

因此,在没有无线电的时代,西北军中虽普及了一种新式旗语,加上战场上望远镜、专业的战场望手、军情司的设立等手段来弥补,但章钺还没有开府的权力,虽有了这些条件,建立新的参谋制度仍需要一个契机。

所以眼下行军作战,运筹帷幄,都只能自己方方面面地去安排,然后一言而决,这样是很累的。不过也有个好处,就是不需要依敌我双方各方面实力数据进行对比,自己可一言九鼎,没有人会生出疑问。

当晚商议了个多时辰定下进兵策略,章钺决定先取蓟州。次日一早,庄少、蓟平文率部渡过蓟水,将取道玉田县返回九龙寨待命,并收集沿边军情。乌鸿应、高文敏率部回驻芦台军,继续接应沧州粮草辎重,守卫后勤补给线。

以明金鹏、安守忠、翟通虎率一万步、骑为后军,拔营搬运辎重武器跟上;以乾宁军庞从铎率五千骑沧州兵为前锋进逼孙村,章钺率彰义军、横海军、平卢军一部随后跟进,到孙村以东五里时,前锋哨骑回报,辽军已经撤走。

章钺命哨骑再探,果然辽军正在撤往香河县的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