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因为在国内时恰逢欧洲假期,在联络上明显脱节,嘉维以为秦老师都已安排妥当,但事实上秦老师仅仅是口头上的概念,他认为是嘉维已落实,真正快到西班牙了,才知道着急,很玄!这是这趟境外拍摄最大的失误,好在一直和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有联系,估计不会出什么大乱子,可心里总是七上八下,不踏实。

这几天总有人打电话,或来信息,限于远距离的交流费用高昂,接得多少有点心慌意乱。

晚上约好我们做东,请在葡萄牙帮我们的人吃饺子,不知味道如何?

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希望里斯本最后的晚餐能给我们未来的忐忑之旅带来好运!

。。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 第四部分(11)

2005年10月12日

火车颠簸了一夜,马德里到了。

昨晚的饭菜都很可口 ,飞鹤厅的王老板不时给大家聊几句,吕老师夫妇不仅带来郎酒,还特地为Diogo和Daolla带了桂花陈,小曹新理了发,搞的很光鲜。

饺子很受两个外国朋友欣赏,不仅现场消化了许多,剩下的Diogo打包,给她女朋友带回去吃。

去火车站很快,但上车不顺利,嘉维他们找错了车厢,结果折腾许久才弄明白,那么多东西在窄窄的走廊里挪动一下都太不容易了!

Diogo一直送我们上车,在我们的劝说下,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看起来心情沉重,20天虽短,但大家相处的很好,感觉已是老朋友了,经此一别何日再见?

赶到马德里就是奔国庆,10月12日是西班牙的骄傲,1492年,正是在这一天,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因此青史留名,成为伟大的英雄。

把行李在宾馆放好,我们便直切主题,但接我们的余导,在同使馆联系后认为此举不妥,被允许拍摄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想想已经来了,怎么可能就这么错过!

余导把我们拉到戒严区,我们自己扛着机器走入人群中。

事情出奇的顺利,秦老师同警察交流后,不仅没被拒绝,而且在当地电视台的拍摄点给我们找了一个机位,虽然不能到处转,但能这样我已很满足了。

群众都是看客,庆祝的主题是军人,各式各样一身戎装的军人从我们眼前走过,大家都很激动,因为路并不是太宽,所以我们和他们的距离很近,即使在国内也没有如此近的拍摄阅兵。

我最感兴趣的是骑兵,古装的骑兵。一个大胡子老头特有味道,大家一律昂着头,有时甚至令人担心他们是否看清了路。

队伍中夹着两只穿国旗的小羊,不知是何用意,但效果很好,所到之处都是欢呼。

在我们旁边,警察允许一个坐轮椅的智障儿童坐在里面,长相同中国的舟舟差不多,但总想同老大交流一下,我和他比画手势,他不甚明白,很有意思。

游行结束,大家都涌向主席台,我们也希望能拍到什么,但过去看看,全是观礼台,临时搭起来的,实用并不中看,军人都已散去,只有群众兴奋地晃动着。

两点钟吃午饭,使馆的熊参赞及夫人做东,帮我们安置工作的姓姚,是个新疆的小伙子,大家聊的很好。

西班牙人吃午饭时间很长,据说从下午两点开始,到5点钟才收场。

晚上到街上看看,丝丝小雨,天有些凉,这样也好,我们的衣服总算能派上用场了。

在马德里节假日夜生活要到凌晨才结束,我们到几个广场采采点,10点来钟需乘地铁返回。

到宾馆再次权衡一下拍摄点,内容调整并不大,但是牵扯到有些场所高昂的费用,我们必须作出一些取舍,同时根据画面来确定拍摄时间。在这一点上如果心中没有数,肯定完蛋。

2005年10月13日

又是因为假期,我们的计划不得不作出调整。

在国内西班牙驻中国大使馆答应帮我们办理特别记者证,这样在许多场所拍摄可以不受干扰,但上午给总统府打电话;得到的答复是我们的材料、照片、护照复印件都因为假期搞乱了,只好给国内的西班牙参赞打拉索打电话,他答应给催一下,然后给我回电话,但直到现在,马德里10点半,北京的凌晨4点半,我依然没有接到电话,无可奈何。

时间不等人,上午我们赶赴70公里以外的托雷多,留下秦老师继续落实采访事宜。

托雷多小街小巷,但建筑都很宏大,整座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