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 (第1/4页)

所以无论是黄帝说,还是女娲说,白泽在这些神话中都属于奇珍异兽,代表着祥瑞之兆,在上古时期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不然的话,皇帝们也不会争着用白泽做白泽旗以用于出行威仪。

可问题是,这种异兽它本该生于中国的龙脉之源昆仑山上才对。怎么可能会跑到这滇藏边界的梅里雪山里中来了呢?它又是怎么摇身一变从神话传说成为了这里的守山神兽的呢?羽东这次会不会是认错了……?毕竟,这东西也太不现实了。

有时候,神,比鬼要不现实的多。宁可相信有鬼,不要相信有神。因为鬼是真能吓人,但是神未必真能救人。

带着一肚子的疑问,秦震跟随着大伙两眼一抹黑的继续逃命。对他来说,现在想那么多也没有用。在上古时期出现的神物,也决不是现代的人们可以揣测清楚的。

况且。传说传说,传着传着就变了本来的模样。

不说别的,就说民间神话中那老幼皆知的《白蛇传》吧!那个故事本是出自明朝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回‘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说的是杭州有个药铺主管名许宣,在西湖边遇到了美妇人白娘子以及侍女青青。婚后。白娘子屡现怪异,许宣不能堪。后碰巧遇到了法海,才用金钵归罩其妻。当她们现出原形之后,才发现是千年成精的白蛇和青鱼。之后法海令人搬砌砖石,盖出了七层宝塔。留偈云:西湖水干,江湖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

这段神话与后世流传的水漫金山啊,断桥相会啊,那段由报恩引发的悱恻缠/绵、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啊。明显有很大区别。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就连人名和物种都被传出了变化。许宣变成了许仙,青鱼变成了青蛇。这就是所谓的传说。

所以,传说就是传说,只能当做一个故事形象的大致轮廓。现在要是非得纠结白泽它为什么不老老实实的呆在昆仑山,而搬家到了梅里雪山。那恐怕只有穿越回到上古时期才能知晓它们的迁徙过程了。又或者,那个怪物真的会说人话,能与人鬼神沟通。

只是……就算它真的会说话,又有谁敢和它侃大山、聊闲天呢?

想到这些以讹传讹不太切合实际的神话故事,秦震在惊慌之中更多的是为羽东的这个推断而产生的震撼和迷惑。所以此时他跟在羽东的身后,犹豫着问道:“诶我说,咱可别闹啊……你说的那个白泽我知道。那是书里的神话好不好?而且产地也有问题啊!”

“先别管那么多了,咱们得先找个地方避避风才行。”俊天十分严肃的说。

老顾也在旁边插话道:“对啊对啊,咱们不能就这么当风雪夜归人啊。”

的确,自从出了那片山坳之后,寒风就变的大了起来。狂风卷起终年不化的白雪,整个空间都变的杳杳冥冥、混混沌沌。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登峰。确实不是一个太好的选择。

可是在这苍茫的雪山上,想找一个藏身之地又确实不太容易。而且他们几个藏在哪都会暴露目标。白茫茫的雪反衬出任何颜色都很乍眼。这就是为什么雪山上的动物几乎都以白色皮毛为主,比如雪貂、雪豹、雪狼之类的。

动物是有保护色了,可是他们几个却没有。在圣洁无暇的雪山上,他们几个的出现确实就像是几个污点。别说是神兽。就算是野兽,也能很轻易的找出他们的位置。

就在这个时候,身后忽然传来了一阵摄人心魄的低吼声!几个人顿时站住了脚,不敢再往前迈动一步!

假如身后是一群狼,他们大概都不会如此害怕。因为只要有羽东和俊天他们在,就算是真有一群雪狼,也没什么太可怕的。可是现在身后却极有可能是一只上古时期的异兽……这情况就很不妙了。

羽东原地不动的沉了片刻,然后十分冷静的缓缓转过了身。大家一看到他转身,也都跟着小心翼翼的转了过去。

就在他们眼前,十米不到的地方。此时正站着一个……类似于传说之中白泽的怪物。它和之前的那些异兽比起来,体型要稍微大一些。而且毛色雪白到恍惚能泛出淡淡的光晕!不过最主要的区别,还是它头上的独角。

之前看到的那些白色异兽,头上的角没有那么长,而且是简单向上弯曲的弧度。而此时站在他们眼前的这只就不一样了,整个角从额前向上向后弯曲,线条弧度华美,比鹿角要更整体,看起来绝对是有十足的气势!而且论角的长度来说的话,能顶它半个身子了。

所以此物真的大概就是羽东所说的真正的白泽。它什么都不用做,就往那一站,就能透出一种洪荒灵兽的气场。一双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