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部分 (第1/4页)

“这个人……有什么神奇吗?他能帮到我们什么忙呢?”秦震言归正传的问道。

羽东沉默了片刻,忽然坐直了身子对秦震问了句:“秦震,你听说过孤竹古国吗?”

“孤竹古……”秦震努力的想了想,但是仍然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也许是听说过也早就忘了。中国早期大大小小的古国多的是,秦始皇横扫六国都不算是完全的统一了全中国。那些小国不计其数啊!

更何况,听羽东话里的意思。这孤竹古国似乎是商朝时期的国家。那个时候的天下,烽烟纷乱,就更不好说了。

秦震这时候面带愁容的说道:“少爷。咱这九个禹王鼎,先是扯出了那不知道哪来的渤海国。现在又牵扯上了一个不知道哪来的孤竹国。你这是真是要追溯华夏文明历史五千年啊??这些国家……和咱们要找的那九个鼎都有关系?渤海国大概已经知道了。这孤竹国又是哪儿的国?”

羽东又倒上了茶,他并没急着回答秦震,而是悠悠的说道:“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这个,你听过么?”

“先秦的《采薇歌》……吧。”秦震抢答一般的说了出来,可是又有点儿不太敢肯定。感觉羽东问了那么多问题,终于有一个是自己勉强能马上就答出来的了。

“你既然知道《采薇歌》。竟然不知道作者伯夷、叔齐就是孤竹国君主亚微的世子?”羽东不可思议的看着秦震,似乎非常不能理解他那脑袋里装的都是些什么!

被羽东这么一说,秦震这才恍然大悟般的说道:“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儿!你别误会啊,其实我就是听见了那句‘采其薇矣’,才想起诗经里好像是有那么个……”

“……这和诗经小雅里的《采薇》不是一回事!”羽东刚说到这里,便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多此一举。于是摆了摆手,投降似的说道:“好了好了,你不必纠结这个问题了。总之,孤竹国是殷商时期的国家。据最早的《逸周书》记载‘孤竹距虚,不令支玄莫。不屠何青口’这其中提到的孤竹、令支,都是今天河北省和辽宁省之间的部落民族。”

秦震认真的听着,他从来就没感受过自己身边如此近的省地。竟然会有那么古老的故事。今天如果不是羽东说起来,大概秦震永远也不会想起离他如此之近的河北,还有这么悠久遥远的历史。

羽东这时候看秦震认真下来的态度,这才继续说道:“孤竹开国国君为墨姓,从商朝初年开始,孤竹就跟随着殷商历尽了起起伏伏。刚刚提起的那两位孤竹世子,不幸的正好赶上了帝辛子受,也就是你刚刚提起的妲己那个时期的纣王。后来周灭商汤,孤竹又延续到了春秋中期。最终被齐国、燕国所灭。”

秦震一脸认真的听着,这时候连忙给羽东续上了茶追问道:“然后呢……?”羽东到现在也没提起他那个朋友到底怎么回事。不过秦震也明白。羽东他既然如此着重的说起了这孤竹古国,那这个小国就必定和他的那个朋友、和秦始皇、和九鼎、和河北省都有着莫大的关系……

果然。羽东接着说道:“可是对这个前后延续了千年的小国,我们了解的并不算多。光绪的《永平府志》中提到了《禹贡》冀州之地,虞初分为营州地,商为孤竹国,周属幽州,春秋为山戎、肥子二国,属燕。”

秦震这时候忽然像是开窍了似的又抢答着说道:“哎哎!我懂了!这么说来,这个孤竹古国就在冀东地区啊?!就是河北省啊!!”

羽东看着秦震的那个表情,颇为无奈。叹了口气继续说:“没错,孤竹当初的疆域包括现在的唐山市、迁西县、滦县、乐亭县、卢龙县、昌黎县、抚宁县和秦皇岛市区等地……”

“我靠!那它不是正好覆盖了咱们要去的所有地方吗?!”秦震吃惊的睁大了眼睛,这会儿,他好像真的有点儿越来越开窍了。

羽东点点头,赞同的说道:“还记得之前提到过的关于碣石的说法吧?滦县、乐亭县、昌黎县、秦皇岛,这些地方能和碣石沾到边儿的地域,无独有偶的都正在孤竹古国的疆域内。如果你在大脑里将古今河北省的地图重合,你就会发现这一切是有多么的巧合……”

“啊……看来这个孤竹国和碣石有着脱不开的关系,碣石和秦始皇又有着绝对的关系……九鼎又在秦始皇的手里……哎呀我去,这一瞬间我简直就是如梦初醒了啊!”秦震看着羽东的眼光有些激动!

他终于明白羽东说了那么多的原因。原来这一切看似毫不相干的朝代、地点和人物,实则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