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页)

罗振权想的是:哪家还有年纪大点的姑娘可以娶进来传宗接代,最好也别太大,过了二十就不合适了。

徐元佐想的则是书坊该如何打造品牌。对于那些捐钱买个监生头衔的人,开书坊刻书能给他带来儒商的头衔,然而这对于徐家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徐阶是大儒,根本不需要这种名头。

所以要为大儒增添光彩,所印的书就必须有格调。

徐元佐回想了一下前世口碑极好的图书公司出版社,发现要想格调高。只有出能够“蔑视一切”的学术著作。

所谓“蔑视一切”,自然是所有做学问的人。都绕不开的基础学科。

在大明就很简单:文史哲,以及小学。

小学也就是训诂学,简而言之就是研究文字的学问。明朝的训诂学并不闻名后世,但并未停止发展。徐元佐本想编个小字典,既实用,又抬身价。是比《幼学抄记》适用更广,更有格调的进阶读物。

可惜这事在徐阶看来却是大不易做,自己将此事揽了过去,却又跑出去访友了,真让徐元佐无从吐槽。

如果要出专著的话。倒是有必要将品牌细分。出通俗读物用一个品牌,出专著再做一个品牌……

徐元佐边走边想,猛一抬头已经到了新园的拓展工地。这些天罗振权督工着紧,再加上天气转暖,土地解冻,工程进度倒是明显快了。

“老罗,天气转暖了,园子里的生意也该渐渐起来了。”徐元佐道:“到了三月,就是游园踏青的时节了。”

没有双休日的好处就是天天都是休息日。

一进入三月,风和日丽,江南人家都会找机会出去游玩,蔚然成风。只是因为交通不便,所以大多是郊县一日游,当天去当天回。这种时节,正是来园子里消费提升境界的好时候。

“该准备的都准备妥当了。”罗振权道:“各家也还在走动。”

徐元佐一直盯着下面小朋友的工作报告,当然也很清楚,不过他现在想的却是这个高档俱乐部的横向联系。

如今的客户和园子是纵向关系,只是单纯出售阁老的名望,叫他们镀金。这样的关系并不能长久,随着徐阶的年迈,朝堂局势的变迁,阁老名望也就渐渐消散了。如果不进行服务升级,只有关门一条路。

其实现在就很严峻了,等到高拱重回朝堂,定然会迎来第一波冲击。

好在徐元佐已经有了腹稿,正是走大众音乐路线,而且这件事应该可以同时解决俱乐部的平台定位,以及郑老师的经济拮据两个问题。

……

“什么约稿?”玉玲珑好奇地看着茶茶。

茶茶今日到县衙求见玉玲珑,正是带来了徐元佐稿约:“我家公子打算出一本小册子,讲些曲艺门道。姑娘您是懂家,知道那些俗人只看热闹,不看门道,这样岂不是辜负了姐姐妹妹们十年苦练么?”

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要想当个取悦男人花魁也不是常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光靠脸蛋就能赢的话,谁还肯苦练基本功?

就玉玲珑所知,身价高的姑娘未必就是长得最好看的,但肯定在天资和勤奋上超过那些身价低的。

她自己也是如此。

“这些东西写出去有人看么?”玉玲珑迟疑道。

茶茶婉儿一笑:“姐姐只管写成文章,自有润笔,至于有没有人看,却不需要劳神了。”

玉玲珑顿时会意:这是送钱来的!(未完待续……)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小汤明天要出远门,一整天大概都在路上,今晚努力赶出明早的一章,然后第二更可能要晚点,提前跟诸君道个歉。谢谢支持~~!

一五七 约稿(二)

徐元佐当然不会用这种肤浅的借口行贿,他是真的需要有人开创曲艺评论写作。

自古诗词理论书籍不少,但是针对时下的曲目、针对具体的表演者进行品评,却是一块空白。即便偶尔见之于散文小品,也多是对技艺精湛者进行赞赏,并不能算是曲艺评论。

不过稿酬的确算是丰厚。

百字百钱。

若是按照大米折价,等于后世人民币计价的百字三十元,千字三百元,已经可以跻身优秀作家行列了。

当然,文言文字更加精炼,日产千字已经算是高产了。而且很少有评论文章可以千字一篇,往往会拆成两三篇成文。即便如此,按照三天千字计算,一月下来十两银子的稿费收入。

这可是净收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