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1/4页)

莘王想了想:“其实也没什么太高的要求,跟原来差不多就行……哦,对了烧光了看不到原来的样子,那就随便了,能住人就行。”他一边说着,一边抬眼扫了扫李想这个客厅,客厅不大,布置的倒是很雅致,哎呀,屏风上的字好眼熟,一定是念念写的!他这么想着,脸上就露出笑来。

李想可不知道他在笑什么,只觉得这孩子脑子有点儿问题,傻笑也就罢了,一会儿说要修的精心些,一会儿说要跟原来一样,一会儿又说随便了能住人就行……擦,知不知道我们最怕的就是随便啊!没要求比要求多还麻烦呀。

☆、108第一百一十章

第一百一十章

李想并没有把莘王的到来当做一回事儿;事情总要一样一样的来,火灾的时候在十一月,火灾后就是连着几场暴雪,天寒地冻,把救火的水冰,冰块儿裹着断壁残垣;把整个过了火的莘王府冻得就跟铁桶似的。想要拿出来点儿什么都费劲儿,施工重建;别开玩笑了!滴水成冰的季节你盖房子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么?悲催的莘王只能先回皇宫住着,幸好王府的仓库盖的结实;砖石结构加上厚厚的土夹墙,成为整个王府唯一没有被火烧过的地方……不然这位莘王可真要成为大宋最穷的王爷了。

趁着冰雪还没有消融,李想跟自己的一群部下开始了紧张的测绘工作。这一次的工作无疑是相当麻烦的;官学,大宗正寺外加一座王府,以为这就是全部么?当然不是,这地方是比较繁华的地段儿,光修这些建筑怎么成,还有几千户焚毁的民居呢!

当然,重建民居这类的事儿跟修王府一样,本不是工部的责任,这里又要提起何栗了,这家伙到受灾片区溜达了一圈儿,深感百姓们损失惨重,许多百姓在自家房子的原址处搭着个窝棚凑活着住,问起来,许多人所有的财产都在这场大火里烧光了,统共就剩下地皮还值点钱,可要是卖了地皮,有了钱又住哪儿呢?大部分的平民,原本就只有那三两间的房子,开封地价奇高是没错的,可是那么小的地皮不可能卖一半儿留一半儿,谁肯买那样小的地皮啊?卖了地,怕是这辈子都别想有个属于自己的栖身之处了。

何栗生就一副悲天悯人的性格,看着百姓们大冷天的在窝棚里呆着,便向官家打报告,由国家资助这些遭灾的市民重建房屋。受灾市民可以选择两种方案,要么就是什么都不管,过阵子老老实实去难民收容的寺庙之类的地方呆着,或者投亲靠友,国家会按照他们过去的房屋间数建成新的——当然,红瓦砖房什么的别想了,户部给工部的拨款只有每间五贯钱,何栗的想法就是好歹给弄个遮风避雨的木板房。如果家中还有其他财产,想自己动手,把房子建的更体面点儿,按照房屋间数领取补贴,一间房子四贯钱。因为这事儿,何栗跟户部打了好几天的嘴仗,总算争取了十五万贯救济款出来,转手塞给工部:“冀飞,我替你把钱要来了,剩下的事儿就全靠你了!”

李想崩溃死了,我可没想要这个钱啊!我都忙死了啊,让他们自己盖房子不行么?我擦一间房子五贯钱,开封坑爹的物价之下这点儿钱也只能盖木板房啊!这玩意一把火还不得又烧光了,李想的概念里这就是黑心建筑商才盖的东西,居然让他主持!喂,何栗你脑抽了么,就把钱发给他们自己去盖不行么?

“这个节骨眼儿上,让百姓自己去买材料,那些商户必然会借机抬价,到最后怕是二十贯也盖不出一间房来。官府出面,统一采购材料,那些商人不敢太放肆。”何栗说到这里,向李想深施一礼:“冀飞,若是换了别人,我还真不敢这样做,十官九贪,五贯钱层层盘剥下去,去盖房子的时候怕只够盖草房子了。幸好如今有冀飞你在,你一向忧国忧民,必能把钱用在刀刃上。”

李想原本一肚子气,可是听了何栗的解释,顿时什么火儿都没了,说来说去,何栗还不是为了老百姓?他为了要来这十五万贯,差点儿跟户部的薄尚书掀了桌子,得罪人的事儿何栗都做尽了,到了他这里,无非是忙活一下而已,有什么呢?

几个事情全都堆到了眼前,李想的头都大了!他虽然懂得统筹管理,可毕竟也只是学了个皮毛,他是化学专业的不是统计专业也不是建筑专业更不是商业的啊!也就是仗着做了十几年的学霸,凡是学过的学科就一定要学精,所以才显得无所不知。可这会儿一堆的建筑任务摆在眼前,这可不是修城墙啊!简直要麻烦死了。

大宗正司是比较好修的,只是个后院儿罢了,只是知大宗正事是官家的兄弟燕王赵俣,,这可真是麻烦事儿,这位龟毛的性格实在是让人头疼,两万贯的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