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试吃 (第1/2页)

画宝正揉着眼睛从屋里出来,闻言,突然意识到,现在是在古代,她还要赚钱!

一个激灵,画宝立马就醒了,连忙问常氏:“二婶,我娘和我四伯呢?”

常氏开口:“搁那呢,你四伯一大早就出去播种去了,现在才回来在堂屋休息着呢,你娘去灶房了。”

画宝就蹭蹭蹭往堂屋跑,一边跑一边喊:“娘,四伯,咱们快出去吧!”

闻言,俩人停下了手上的活计,往屋外来。

薛氏见状,叮嘱了一句:“去大牛家借下驴车,去镇上当心着点。”

说着,还给了木四五十文钱以备用。

坐在驴车上,晃晃悠悠的,大牛叔赶着驴车,三个大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今儿个去镇上去干啥呀,看你们这兴高采烈的样子,可是有什么大喜事?”大牛脸庞黝黑,一看就是田里的老把手,因着有着驴车,平日里也能多赚个两笔。

“也没啥,自家做的吃食,打算拿到镇上卖上一卖,哪是什么大喜事啊。”木四咯咯一笑,回应着。

“那你们这打算怎么卖,这闻着不像是平时经常吃的菜,可是有什么新菜式?”大牛好奇地看了看那被装在一起加了被子保温的碗。

画宝灵机一动,开口道:“大牛叔,这是茱萸炒鸡蛋,老香了,您要不买上一碗回去吃吃,咱们去卖打算是二十文钱,给您算便宜点,十九文钱一碗,您看看成不?”

大牛一惊,这孩子,看着今儿个咋这么机灵呢,他跑一趟驴车才十五文钱,这一碗吃食却这么贵,怎么想怎么不划算。这要真是买了回去,怕是家里的婆娘要闹翻天!

于是大牛连连摇头。

看见大牛拒绝,画宝也不生气,继续开口:”大牛叔,这一个鸡蛋也要十文钱,更何况还炒了茱萸,不亏,况且,这茱萸炒鸡蛋是真的香且下饭,您看看要不要买。”

大牛只得苦着脸,也没敢再接话。

木四和林氏却仿佛早有预料,早就知道生意不好做,他们也没报太大希望。

这出师不利,画宝也不气馁,盘算着等会在集市上怎么把吃食给卖出去。

看见画宝也不难过,木四和林氏松了口气,这做生意,最怕做不下去还平白惹了伤心,这不坚持下去,怎么知道有没有用呢?

几人于是岔开话题,画宝也不再开口,在那驴车上睡了个回笼觉。

镇上很热闹,来往人数颇多,画宝这才见识了古代街道,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很高超,这些街道的房屋,一个个修得都是气派华丽,就算只是一个小镇子,都是如此,可想而知,这要是上了京城,该是怎样的繁华景象。

咳咳,想远了,收回了想法的画宝看着眼前的场景,仔细琢磨着街道旁边,哪里适合叫卖。

不过她显然忘了,身边还有两个大人。

正在画宝发呆之际,木四和林氏已经熟门熟路,拉着画宝去了镇东头的宽窄巷子里了。

只见那里人流量不是很多,却有着不少商贩在售卖东西。

画宝观察了一会,才想起来,自家的经济情况没有办法支撑起太过昂贵的摊位费。

“林老妹,你们又来卖鸡蛋啊,这最近农活忙,你们咋还有空来这里?”旁边的刘婶开口。

说起来这刘婶也是个可怜人,丈夫早逝,留下她一个人带着儿子长大,可天不遂人愿,刘婶的儿子好不容易长大了,却在干活时摔断了腿,这可吓坏了刘婶,可没办法,她要是不撑起来,儿子的腿伤也无人管。

于是刘婶平日里又种地又绣花,勉强维持着家里的生计。

今儿个,刘婶就是来卖绣品的,这刘婶也算是乐观,就算生活得如此艰苦,可依旧活得通透,因此,画宝之前也是很亲近刘婶。

“刘婶,咱们今儿个还卖鸡蛋,不过,这鸡蛋是炒好的,可香了。”画宝甜乎乎地笑着,一边帮着四叔和娘亲将做好的鸡蛋摆出来。

周围的商贩闻着了味,都忍不住询问:“这烧的什么,怎么恁地香!”

画宝也笑嘻嘻的,开口道:“各位叔叔婶婶,兄弟姐妹们都来尝尝,这是茱萸炒鸡蛋,味道——绝!”

说着,还竖起了大拇指。

丝丝香味扣在众人鼻尖,勾起了馋虫,于是有人询问:“这一碗鸡蛋多少钱?”

“不多不多,二十文一碗。也才两个鸡蛋钱。这里面,还加了油呢!”画宝开口。

周围的商贩以及过往的行人听了,琢磨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