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者那英,她不只属于“超级女声”,更不属于湖南卫视。

央视准备第十届全运会报道的时候,体育中心的同事主动向我提出,希望我联系到张靓颖,请她出现在十运会开幕式的系列节目当中。节目最初的构想是这样:张靓颖到刘翔位于上海莘庄的训练基地,然后两人有一场对话。于是,张靓颖在上海巡演之前,抽出半天时间,在小雨之中与刘翔进行一段对话:关于体育,成败,人生,音乐。节目录制得很成功。

张靓颖是体育爱好者,喜欢足球、篮球、田径。她为了参加“超女”,运动健身瘦了20斤。她很愿意做中央电视台的客串记者去采访刘翔。尽管一夜成名,她仍是一个朴实本色的女孩。

但是,这个节目后来在播出前被否定了,否定的声音不是来自体育中心内部。结果产生了大麻烦,因为刘翔的个人官方网站在当天晚上就发布了这个消息,我还打电话通知了“凉粉团”的成员,刘翔和张靓颖的支持者们都在等待这个节目。制片人、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很沮丧。接着,网络上出现了攻击张靓颖的声音,说她为了出名不择手段贴近体育明星。这真是冤枉她。我们体育新闻的制片人气愤地想在网络上发表一份声明,替张洗冤,后来大家考虑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只得作罢。

张靓颖在火箭速度中成为明星,同时也以火箭的速度领略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成名的代价。对于一个21岁的女孩子来说,这也许太快。不过我想,她应该会比我更快适应这样的环境,我至今仍是个“不懂事”的人,时常干些“不懂事”的事。幸好张靓颖能理解这场“停播”变故的前前后后。后来,她到北京,我们一起吃了顿饭,是朋友常宽作东。大家说起此事,一笑而过。

到目前为止,我跟张靓颖只见过三次面,一次在成都的酒吧,一次在北京吃饭,另一次是2005年9月26日,我以一个歌迷的身份,在成都出席她的个人答谢演唱会,听她唱歌。我们是普通朋友,同时,我也是她的“粉丝”。

我对她的评价是:她也许是在邓丽君之后,留给全球华人的值得珍藏的声音。

看到上面这句话而有不同意见的朋友,请原谅一个不识谱的门外汉的胡言乱语。

我的《手机》

参加电影《手机》的拍摄,是在2003年初春的时候。有一天,鞠萍姐姐给我打电话说起此事,接着冯小刚工作室的一个副导演又给我打电话,问有没有时间在电影《手机》里参加一幕场景的拍摄,也不是客串,就是演自己。这场戏就是在一个主持人台词培训班毕业典礼点个名,很简单,两个小时就能拍完。

当时我知道台里有规定,如果要参加这些活动要写报告请示。我问那个导演,都有谁会来参加拍摄?他说了一大串名字:鞠萍、刘纯燕、撒贝宁、刘仪伟、赵保乐等等,好多人。我说行,有时间就去吧。他告诉我时间地点:三月下旬的一个周末的上午,辅仁大学旧址门前。

紧接着一两天之后,接到鞠萍姐姐电话,说大家就是演自己。我说行,你们都去吗?请示报告打了吗?她说你放心吧,有人办。因为她是出名的组织纪律性强的人,一般外出参加社会活动都会打报告的,台里人送绰号“总干事”,能张罗、能组织。我觉得有鞠萍姐姐在肯定没问题。我就去了。

去了之后,冯小刚、徐帆、葛优都在那儿。冯小刚见了我很客气,打了个招呼。我和冯小刚夫妇有四五年的交情,我很欣赏冯的电影和他的冷幽默,彼此都挺熟。副导演把台词要求简单跟我说了一下。当天还有一些地方台的主持人。

给主持人拍戏很省心,个个对镜头很熟,台词记得快,明白导演要求,又根本不会紧张,恨不得一开机一个个光彩夺目,比不开机还精神还情绪饱满。当时,冯小刚特别要求我站在前排“合影”,站在徐帆和葛优的旁边。他俩是主角。

剧情里有个点名的环节,点到“黄健翔”,我的台词是“人在呢!”这是1999年那部冯小刚的电影里葛优的台词:他的车被拖走的时候,他从理发馆里跑出来,带着围裙,一边追一边喊“人在呢”。

点完名之后合影,这一幕就完了,拍了两三条结束,一个小时没到就收工了。下午去北师大一个教室里,还有一场戏,严守一在上台词课的时候跟徐帆演的老师发生语言冲突,很多主持人出现在课堂上。我说下午有事,就不去了。

后来到了年底电影首映,冯小刚邀请要我参加首映式。看到我演的那一幕,“黄健翔”,“人在呢!”合影定格那一瞬间,我站在徐帆旁边。在电影银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