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之际,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矗立于拉萨人民会堂广场,象征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此举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有带“鼎”的成语:鼎鼎大名、鼎鼎有名、大名鼎鼎、鼎足而居、人声鼎沸、一言九鼎等等……

所以,当三位教授见到这四鼎能不激动吗?能不为拥有四个鼎来陪葬的墓主人产生好奇?而这个墓室比起皇陵,是如此简陋明了,能不让他们产生疑问吗?

山洞的墓室5

古教授立马让周健两个助手去取些水来,清洗一下鼎。

他们接着对着棺椁开始了研究,半天,劳教授道:“没想到,盗墓贼居然拿它无计可施,虽然棺椁几处受了严重的敲打,可是依然打不开它。”

古教授与赵教授也点头称是,高兴的道:“看来,棺里的文物如果没有发生意外的话,应该会完好无损。”

周健问道:“那需不需要我们打开它?”

赵教授道:“先不打开,对这个要慢慢来。”

说着,他就与另两位教授商量去了。周健等人则守在墓室口,而胖子与道光两人继续打量着这个墓室,胖子摸摸角落的鼎,它与胖子差不多一般高,胖子踮踮脚,往里探头一看,没想到鼎里面装满了水,可水却是墨绿色的,有些泛黑,看不清水里面有些什么,他刚要伸手下去试探,可转头一想,就把手抬起来了,走往另一角落的鼎,他要看看它们是不是都装满了水。

可他没注意到,当他抬起手来的一刹那,不知什么东西已悄悄的从水中冒了出来。

道光正站在一边与三位教授观察着棺椁。

两位助手取回水后,其中一个从他身上撕下一块布,浸湿后,就开始抹鼎,可是他还没碰到鼎,里面忽然冒出不知为何物的东西,在他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就被它猛的咬住了他的手腕。

这个发生的太突然了,所有人还没反应回来,随着他一声惨叫,就被狠狠的摔到一边,另外一个助手已吓得目瞪口呆,愣在当场,不知所措。

当他们反应回来时,他手上的血流如柱,令人感到害怕的是,他手上流出的血全是黑色的,是那么的触目惊心!

而鼎的边沿正往下爬的东西发出“哧、哧、哧”的声音。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条有一尺长,长相古怪,青绿色的蛇,它的嘴正吐着红色的舌头,两眼直瞪的他们。

这是什么蛇?既然有这么剧烈的毒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