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部分 (第1/4页)

从华国回来之后,对这件事杨天一直很上心,派出了联邦科学研究院的一批专家组,亲赴华国,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而华国动作更快,直接在西北边陲之地开辟了七个大型生产基地,每一个生产基地占地上千亩,工人都超过十万之数。

同时,大批的资源也紧急调拨到位,机甲可不是简单的坦克大炮什么的,不说核心的一些关键金属元素,就是最外层的装甲,也需要大批的合成金属,这些金属的合成造价不菲,也需要大批的资源,都是阿卜耶已提供不起的。

但对于地广资源丰富的华国而言,一切都不是问题,自签署协议之日起,阿卜耶已专家组到位,前后不过十天的时间,第一台机甲就已经组装完成下线。

杨天虽然没有亲自到现场,但光是听闻这消息,也颇有一种当初2012电影中,为华国惊人生产能力震惊的感觉。

机甲的生产已经形成规模,七个生产基地,每天能够组装下线近七百台机甲,这样的生产能力,让杨天汗颜不已。

当然,这并非真的是阿卜耶已和华国经济实力的巨大悬殊,阿卜耶已至今也不过建造了几台机甲,实在是钱都用到了庞大的扩军上,找不出更多的钱来生产机甲了。

可华国就不一样,且不提那夸张让世界震惊的外汇储备,单单是自身的经济实力,不夸张的说,全国十五亿人口,每一个人节省一块钱,就能生产一台机甲了。

这样的生产速度,杨天是再满意不过,他感觉,不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真正组建一支机甲大军,重开对以色列战事了。

不过机甲生产出来了,还有另外一件关键的事情,那就是机甲驾驶员。

机甲的驾驶可不是像开车开飞机,只要训练,就能训练出合格的驾驶员,是需要特殊天赋的,有极为严格的筛选标准的,除非技术本身改革,创造出适用性更广的的机甲来。

而在签署协议的时候,为了约束双方,避免发生阿卜耶已拿出了技术,华国翻脸,撇开阿卜耶已单干的事情,实施计划,也是为了建立信任的另外一条条约就是,由阿卜耶已负责驾驶员的筛选和提供,而筛选范围也不仅局限于阿卜耶已,是两个国家的全体国民。

在签署协议的同时,驾驶员的筛选工作就开始进行,阿卜耶已本身是有大批的后备驾驶员可选的,也创建了专门的培训机制,全部驾驶员储备大概在两千人左右。

这要是放在以前,绰绰有余,可现在,每日下线七百台机甲的夸张速度下,就显得不够看了。

驾驶员规模要扩大,阿卜耶已已经组织专人,对更多的国民进行测试,而华国也将派出一个专家组,赶往阿卜耶已,一方面负责两国技术的共享,另一方面也是学习驾驶员筛选的流程和机制,在华国国内推广。

令杨天颇为意外的是,这个专家组的组长,竟然还是他的老熟人。

当这个年过四十,但依旧芳华不减的美人儿出现在杨天面前,伸出手露出笑容的时候,杨天也是愣住了,下意识的叫了一声何主任。(未完待续。。)

ps: 何璐出现了,本书女人方面最后一个坑也要开始填了,而且在我写书开始的时候,何璐就是个很关键的人物,希望大家多关注她。

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开战

虽然保养的再好,但岁月依旧在何璐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不过那种岁月沉淀的气质宛若最醇的女儿红一般,叫人心醉。

站在杨天身后的丽佐娃立刻觉察到杨天的异样,投向对面这个女人的目光也多了几分别样的感觉。

不过丽佐娃也没有太多的心思,她虽然不知道杨天与何璐的过去,但却深知一件事,现在的杨天,对情爱之事已经淡了,就是出于嫌麻烦的心理,也不会再跟何璐发生些什么。

何璐款款一站,依旧的英姿飒爽,轻轻理了理鬓角,莞尔笑道:“什么何主任,八百年的事情,倒是您,我的杨大主席,要是知道您家祖坟上还冒这股青烟儿,当年在南浔古镇,我绝对就赖上您了。”

杨天是真的被逗乐了,那种追忆往事的感觉让他很满足,记忆仿佛回到了那青砖绿瓦的小镇上,泛舟而游,多么美好的景象。

不过也仅是回忆罢了,杨天站起身来,轻轻的握上了何璐的手,道:“欢迎你,何组长。”

何璐也是见好就收,毕竟时过境迁,身份的差距太大了,偶尔开一个玩笑叫调剂,开多了那叫不识趣。

“希望杨主席是真心欢迎我才好。”何璐话中有话的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