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 (第1/4页)

胤礽当然是想见见岳父一家子的,当然,如果能够与费扬古、马思喀对上眼,绝对是胤礽希望的事情。他还有一个人想见,但是,康熙没有提——索额图。康熙自打答应了胤礽,允许他奔过来见面,就打发索额图去收拾善后了……

不管怎么说,胤礽成功地见到了费扬古、马思喀。这也是康熙的好意了,他要培养儿子,当然是希望他能控制得住局面。太子,国之储君,不可擅入险地,所以康熙不舍得带他来冒险,同时也要锻炼他处理日常政务的能力。没有让他亲临战阵。

这样不太好,一个对军方不熟的太子,日后能维护得了国家安定么?康熙认为,如果不能让胤礽与整个军方熟悉,至少,要与一些高级将军混个脸儿熟。于是,他慷慨地打发儿子去接触重臣,营造好名声去了。

要说,胤礽实在是进步良多。他当然是知道要与重臣维持一个良好的关系,但是,先前的交际,太官方。不客气地说,是一种装13式的‘礼贤下士’,有点儿像剧本儿。正规,却不凑近。相互之间都表达了善意,这种善意却并不深入。有点儿像隔靴搔痒,解馋了,却不管饱。

现在呢,胤礽的笑容真诚了许多,语气也非常诚恳,眼睛很认真。只要这三样有了,加上他太子的身份,很难有人不被打动。费扬古的心里,太子比康熙差了一截儿,这也是正常的,但是现在,依稀有了点康熙的影子。费扬古对胤礽的好感也就来了,虽然太子以前架子大了,现在看来,至少是懂事了。

马思喀这里,却是有些惊奇。他做过内务府总管大臣,与胤礽接触得要多一些,对太子爷平日里无意识表现出来的‘恶形恶状’则更为了解。现在看他居然变成一副好孩子的模样,不由感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希望这位爷继续保持,这样大家以后才有好日子过啊。

无论如何,胤礽的形象是越来越好了。

——————

回来见岳父,又是另一种情形。石文炳比费扬古还客气,富达礼比马思喀还规矩,庆德同学倒是活泼一点,却因为父兄都在,也老实得不得了。

胤礽很郁闷,怎么这仨跟老神棍差那么多呢?想起老神棍,又有些不自在。这年头的人其实都有点迷信的,法律里还有规定,诅咒作法一类的要受罚。也许,他说得对?

和善地转达了太子妃的问候,表扬了庆德同学的功劳,也肯定了石文炳一直兢兢业业地甘为群众打基础、富达礼安守本份……胤礽郁闷地去找他汗阿玛。

康熙听说了他的遭遇,非常同情:“石文炳和富达礼,朕问话的时候也是多一个字不说的。庆德……”一定不要想他身上华善的影子,“也是极安静的。”最后一句说得心虚。

胤礽不吭声了,康熙道:“你也乏了,去睡罢。多与他们处处,他们话就多了。常人见你,多有敬畏之心的,亲近了就好。”总比一直亲近索额图强。康熙对于胤礽只问了一句索额图,得知不在,就没有再追问,表示出了满意。

胤礽心里,却仍然在猜,索额图到底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儿?想派人查吧,发现,他手头居然无人可用了,往常这种事情,可以派索额图去办,现在……胤礽心里烦乱,作一个有妻有子、事业也算有成的男人,居然有控制不了的事情,他不舒服了。

有一种被控制了的错觉。

111 康熙的如意算盘

一灯如豆,一人濒死。

一世枭雄葛尔丹如风中之烛,眼瞅着要熄了。他本就病得不轻,加上失败的打击,困顿的处境,真是连想死的心都有了。被庆德打了闷棍之后,也就是剩下喘气的力气了。一路上,他有钟齐海照顾着,又被费扬古下令要带活的回去,一直在吊着命。

葛尔丹一路向南,心里明白,自己这是去做俘虏,可他不愿意。然而想死都由不得自己,被敲了头,行动都不利索了,心中憋屈可想而知。

康熙对这个俘虏还是不错的,好吃好喝地供着,由于他还重病在身,连展览一下都不行,让康熙颇为怏怏。

然而葛尔丹心里,是宁愿死,也不愿意做俘虏的。自从被俘,开始是病着不能说话,后来是干脆就装哑巴。反正他病得很重,谁也不能说他是在装病。连康熙亲自来看他,他也是眯缝着眼儿,从那一道眼缝儿里还能依稀看到他的眼白。

他不肯吃饭,钟齐海劝他:“我听说有句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受些耻辱又如何?当年成吉思汗也被仇家抓过,还不是建了不世功业?”

葛尔丹心中苦笑,成吉思汗从仇家逃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