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这应该很厉害吧,志文觉得,虽然看似简单,可都是在战场上千锤百炼后的菁华,而且没有真气肯定也行。

对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除了拳法志文还不会兵器呢,技多不压身,遇上有武器的对手才不会吃亏。

“囡囡,囡囡你慢点,把我颠坏了。”屋外传来小英的惊叫。

志文走到院内,看到囡囡正背着小英疯跑,妞妞在一旁嘻嘻哈哈地大笑着。

“你们小点声,别把坏人给招来。”志文嘴上小声地呵斥着,心里却笑了。

这第三幅图单独练有效果,囡囡以前可做不到能背着小英跑步,可以让他们练了,有了力量,再加上这刚得到的拼刺刀的招数,应该能有自保之力了。

大年初一,志文把六根一米六长的白蜡杆大杆子分了下去,连同他自己,人手一杆,开始练习枪刺术,就是拼刺刀,志文改了个名字。

白蜡杆是加工坊制造出品的,本来志文还头疼怎么弄武器,没想到那天精神不集中,作为柴火的灌木本来应该放入加工坊的燃料口的,被他不小心弄错了,放进了原料口里,结果跳出了几个选项,分别是一点六米白蜡杆,一点八米白蜡杆和二点一米白蜡杆。

白蜡杆?穿越前志文虽不练武,可也看过老派武侠小说,知道这是制作枪和矛的好东西,分量轻,有弹性。

想到大家力量和身高都还不够,就选了一米六的,而枪头由于缺乏原料,只能缓一缓,志文仓库里只有顺手拿的那把剑,不够做六柄枪头。

其实只要力气大,又戳中要害的话,白蜡杆也是能致命的。

至于专门练力的冥想功夫,拿到枪刺术的当天,志文就让囡囡传授下去了,没有这几天的练习,小英和妞妞还拿不动白蜡杆呢。

第35章 回村。。。。。。发疯

早春二月,阳光明媚,清风徐来。

志文一行六人,行进在回前山村的路上。

年后不久,老天爷似乎开了眼,淅淅沥沥地下了场雨,那天全城内外欢声雷动,伴随着时断时续的雨水,难民们似乎又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当天就陆续地离开县城,踏上了回乡之路。

等志文第二天晚上溜达到城墙上时,才发现城外一片漆黑,窝棚拆得干干净净,那些逃难的人已经走完了。

街面上清静了许多,再没有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闲汉了,两旁的店铺陆陆续续地开了门,大姑娘、小丫头们开始大着胆子上街溜达了,衙役们的嗓门又大了起来。

只是这粮价嘛,仍是没降,仍是限购。

志文带着大家练了一个多月的枪刺术,架势练得似模似样的了,力量也大了不少,至于有没有用,那就得经历实战了。

第四幅图的修炼毫无进展,倒是前三幅图循环脉络里的真气增加了好多,终于觉得不仅自己,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而难民的离去也让路途安全了不少,志文决定离开县城,回前山村找寻自家爹娘。

收拾好东西,能带走的都被志文放进仓库,他打算直接自前山村东去黄河,不再南下返回县城了。

每人就背个小包袱掩人耳目,小英家三人和妞妞习惯了他那不时显露的神奇本事,也不惊讶,只默契地听着志文的安排。

把小英娘才做好的新衣服换下,换上原来那身破旧衣衫,志文想了想,又每人分了些紫花苜蓿,让大家揉碎了把汁液涂在脸上,遮盖比旁人要好得多的脸色。

囡囡就是因为这个被人盯上的,可不能再大意了。

白蜡杆没有让大家拿在手上,而是收在仓库里,现在没那么凶险,一人拿根棍棒在手上,太显眼,真要有事,志文自信能抵上一会儿。

走在路上,看着路两边已经被翻过,即将播种的田地,志文暗暗喟叹,那场雨之后再未下雨,其实对缓解旱情帮助不大,只是让大伙儿看到了希望,可这希望。。。最后还是要落空,老天爷好似一个喜怒无常之人,刚给了你一点希望,随即又残忍地将它扑灭。

经过近两个月的训练,大家体力不错,下午时分就到了前山村口。

“妞妞,你要不要回家?”志文问道,伯祖父家住村里。

妞妞犹豫了下,缓缓摇了摇头,没有说话,看来被亲爷爷给卖了这事儿,还是让她心里有了芥蒂。

刚拐上回自家窑洞的山路,却从村里的方向传来了急切的马蹄声。

不多时,十余骑转瞬到了眼前,一个半大小子狠狠瞪了志文他们一眼,未做停留,被其他应该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