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 (第1/4页)

拧�

“这可不敢,周公子。”柳才正要谦让几句。

却听司茶突然叫道:“公子!你怎么了,公子!”

刚才还与柳才说话的周承允,这时彻底没了声音。

志文急忙扒开司茶,“我看看!”

周承允此刻双目紧闭,面色苍白,就连嘴唇都没了血色,已经昏迷了。

那只箭仍然插在他右肩,鲜血已经将半边身子都浸湿了。

志文恨不得扇自己一耳光,刚才发什么呆啊,应该及时给周承允处理伤口才对的。

“快!先找地方生堆火!”志文急忙吩咐道,“司茶,你们谁来背着周大哥。”

周承允现在不宜再骑马了,否则伤口再被弄大,还会失更多的血。

志文则带着可旺手脚麻利地找了块空地,很快生起一堆火。

等一个护卫背着周承允来到火边时,司茶咬了咬牙,把手伸向箭只,要是不把箭拔下来,他们公子的血止不住。

“别急!”志文伸手拦住司茶,“这样拔的话,会把周大哥的伤口弄得更大。”

“那。。。,怎么办?”司茶没了主意。

“大家谁还有小刀?”志文问道。

一个护卫不声不响地从怀里掏出一把刀递给志文,这把刀卖相没有周承允那把精美,入手有些沉重,拔刀出鞘,却是寒光闪闪,端的一把好刀。

志文沿着箭只方向,小心翼翼地在伤口周围又切开四个口子,一时血流如注,比刚才流得还要多些,好不吓人。

“郑小弟,”司茶终究沉不住气,“你这是作甚?”

志文一时忙不得和司茶说话,从怀里掏出一块布条那是他们还在河西之时用来做口罩的,煮过,算是勉强消过毒,还剩不少把血吸干,用刀继续往下切,直到看见箭头才舒了口气。

周承允运气还算不错,箭射得虽深,但还没有伤到骨头。

等志文顺利将箭取出,昏迷中的周承允轻哼了一声,又塞了块布上去止血,这才对司茶他们解释道:

“要是直接拔箭的话,箭上的倒钩会带下一大块肉,周大哥的右手指不定就废了,我这手段就是看着害怕些,绝无恶意。”

司茶等人在志文取出箭的时候就已明白,都为刚才自己生出的误会有些不好意思,默默点头,不再说话。

志文从地上抓了把雪,把刀仔细擦干净,放到火上左右炙烤,直到刀身变得通红,一只手猛得扯开那块用来止血的布片,一只手将刀身印在了伤口上。

“。。。。。。”,皮肉在高温下发出一阵人的响声,一道白烟冒起,焦臭味扑鼻。

周承允在昏迷中痛得醒了过来,翻了个白眼又晕了过去,满头的汗珠滚滚而下。

“你。。。!”司茶猛得站了起来,想要阻止志文的行动,只是很快被一个护卫给拦住了,这人阅历丰富,知道志文的用意,被刀箭所伤之后,这样一弄,往往就不容易发烧。

“别担心,他这是在帮公子。”护卫说道。

志文其实也很无奈,要消毒的话,用生石灰粉更好,但是周承允伤口很深,为了减少出血量,他都不敢用水冲洗一下,生怕血出得更多。

扒开伤口往里撒的话,就更不妥了,要是引发大出血,生石灰还没敷上去就会被冲开。

而用刀烤红后直接印上去,虽然只对表面伤口消了毒,但有个好处就是,至少高温之下能封住部分血管,帮助止血。

但后续会不会感染,引发高烧等并发症,就要看周承允的体质和运气了。

第205章 回山路上

“快快快!”司茶不停催促着一个护卫。

此时周承允的伤口已经止了血,但仍然处于昏迷状态中,并且不出志文所料发起了烧,所幸烧得不高。

不过在这种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又没有什么药物(志文仓库里的药材全都拿给孙大夫了),要是发烧出身大汗着了凉,也是十分凶险。

大家稍作商量,将周承允捆在马背上,两个护卫轮流牵着马,谁都顾不上休息一下,径直往志文他们的老巢…涿鹿山赶去。

按柳才的说法,从此地回到涿鹿山,日夜兼程快马加鞭的话,需要九到十个时辰,而顺着官道去最近的集镇,也差不多要这么长的时间,只是集镇上的大夫靠不靠谱,能不能治好周承允,他是没有把握的。

这样一来,有孙大夫坐镇的涿鹿山,自然成了最佳选择。

司茶还在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