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1/4页)

康宁两眼不断打量沿途的路牌,他根据对地图线路的记忆,知道这个热情的司机没有走一点冤枉路,因此康宁的回答也非常和气:“我是从四川来的,可惜啊,这个季节看不到牡丹。”

司机没想到得形象落魄地康宁有些雅兴,不过他开车多年,早已经是见多识广,再加上洛阳牧丹甲天下,对外地人而言自然有着非比寻常的吸引力。故此他并没有感到奇怪,爽朗的笑了起来:“哈哈,兄弟想看牡丹可以理解,可不是这季节,明年四月来吧,不过洛阳可不仅仅只有牡丹,明天是大礼拜。你可以到大龙门和白马寺看看,这些地方都不错,如果不愿走远就去看看洛阳宫才皇城也行…”

不久到达南大街口,康宁付完车钱下车一看,通往菜市街口的整段几百米街道果然热闹非凡。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走到中段,康宁在一摊连着一摊的大排档中选择一家烤肉摊坐下,原因是康宁看到工彤彤的炉火后面站着个地地道道的回民师傅,忙碌的老板态眉善目态度友好殷勤,七八张小圆桌也只剩下最靠里的一张。

点上十串烤羊肉、一条烤鱼和一盘酱黄瓜,康空惬意地喝着一块二毛钱一瓶的“洛阳宫”冰镇啤酒。整个人马上感到轻松许多。面对如此全家地物价。康宁第一个偏差就是可爱的淑仪不会拮据了。

吃到一半,康宁看到自己身后有两个卖旧衣服的摊子竖立在早已打烊的信用社门口,想了想康宁加快进食速度,结完账就到旧衣摊上挑了一身洗得发白的帆布工作服。随即走到街口,拦下辆出租车回到洛矿宾馆好好休息。

第二天上午七点,换上一身旧工装的康宁快步进走出洛矿宾馆,二十多分钟后来到外语学院大门地斜对面,呆呆看着学院地大门久久没有眨眼。

半个多小时过去,不少获得外出许可的学员兴高彩烈走出校门,年轻军人脸上灿烂的笑容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让苦苦盼望地康宁无比感慨。

“师傅,你能让一下吗?”

康宁回到一看,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正在吃力的摆弄一张矮方桌,她指指自己的小面馆招牌对着康宁歉意地笑着:“这树下是我每天摆摊子地位置,小伙子,你都站了快一个小时,不累吗?要不要来碗?”

康宁连忙上前帮老人摆好桌子和几张小方凳。看了一眼陆续到来的顾客。转向老人笑道:“对不起大娘,你这么一说我还真饿了,给我来碗牛肉面吧。”

“好咧!等下啊…“四川口音浓郁地大娘热情招呼康宁坐下,自己快步赶回店里忙碌起来。

康宁坐下仔细观察,发现小面馆的客人不少。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姑娘正在店门口的几个炉子后旁手忙脚乱的煮面。

大娘又要送面又要收拾桌子,忙里忙外不亦乐乎。倒是几个等得不耐烦的客人走到另外一家去了。

康宁也不关键,眼睛不时看向学院的大门,脑海中则满是对淑仪的思念。此时此刻,他多么希望淑仪能出现在自己的视野中啊!

看到女学员都剪了短发,康宁脸上浮起一丝笑容,傻傻地在心里想象叔仪短发的顽皮模样。

过了许久。大娘才将康宁的面送来:“对不起了小伙子,我这人手少赶不及,你多担待着。”

“没关系!大娘,听你老口音是北川人吧?”康宁微笑着用四川话和老人打招呼。

听到乡音的大娘高兴不已:“哎唷,小兄弟也是咱们老乡啊!城里的老乡不少,但这地方可常见,哎,我儿子这两天生病来不了,所以我这特别忙,你可别生气啊!吃吧,不够我再给你添一碗,不要钱!”

“哪地话?谢谢您了大娘,你忙去吧。”

目送喜滋滋的老人离去。康宁一边看着学院大门一边吃面

不久,两个年轻的女学员走到康宁桌旁,其中一个对康宁和气地问道:“你好!其他桌子满了,我们能坐在这吗?”

康宁抬头一看,两个年轻地女孩身穿学员冬装制服站在身旁对自己微笑,显得精神而又大方。…

第一百五十七章 只想看你一眼(下)

感受到两个女孩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康宁连忙站起来:“请坐吧,我一个人占不了多大地方。”

两个长相平凡但也英姿飒爽的女孩笑着对康宁点了点头。说了声谢谢,然后就大大方方与康宁坐在一桌。康宁心念一动,看着刚才和自己打呼的女孩微微一笑:“你们都是学院里地学生吧?”

“对!”圆有女孩对康宁礼貌地一笑。

康宁点点头:“我有个老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