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 (第1/4页)

揖偷炔患傲耍�秃@揭凰担��彩钦飧鲆饧��憧础��

陈朴将茶杯摆了起来,用茶水在石桌上画线连接:“这是大其力,这是景栋,这是拉,而我们的瑶山,几乎就处在这三个地方的中心位置,虽然目前只有孟帕雅北面二十三公里处这个易守难攻的出口,但是从地理位置看,瑶山据点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一渡过南垒河,就是拉地界,我估计接下来用不了一年,就能经营好这个据点,建立起完全属于我们的势力。要是与此同时,我们能经营好大其力和拉的话,只要形势有个异动,就能相互策应。一年之后,用我们的方式方法训练出来的五六百自卫队,绝对是本地区最强悍的军事力量,这么一来,对我们在大其力发展的支持,那可就不得了!我并不是说要一口气吞下拉,目前我们还没这个实力,也没这个打算,只是未雨绸缪,以防万一,无论如何,要通过这里,来保证我们在老挝西北和泰国清莱地区的投资安全,只要没有这金三角的流寇威胁,我们大力发展老挝西北的计划就会顺利得多,而且徐哥的移民计划也会顺利完成。”

“啊!?移民计划?我怎么不知道?徐哥没和我说起这事儿啊!你们到底有多少事情瞒着我啊?”康宁对此十分惊讶,同时语气里隐隐有些不满,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陈朴歉然地笑着道:“对不起了,阿宁,这只是我们的打算,而且整个计划尚未成熟,一直都还处在论证当中。以徐哥的性格,没想清楚明白的事情,他是不会轻易开口的,只是我这人性子急,藏不住东西。”

“去去去,少跟我来这一套!我刚认识你吗?”康宁颇为恼怒地瞪了陈朴一眼:“把大家的想法都说说吧,只要理由充分,我一定全力支持。”

陈朴高兴地低声解释:“阿宁。你想想看,整个老挝才只有五百多万人啊!而且大部分的人,都居住在万象和湄公河中下游,整个老挝西北那么大的地方,才不到五十万人口。其中地大部分又住在

散的偏远地区。我们的事业要发展壮大,就要有人。人都招不上,如何发展?去年东盟博览会之后,广西的一个经贸考察团受老政府的邀请,和我们国家中央部委地委托,对琅勃拉邦以西的老西北地区进行了长达四十五天地全面考察。考察团的一个副团长是徐哥在北京认识的哥们儿,他偷偷地把考察的资料给徐哥复印了一份儿。这才有了徐哥对芒海县的两百万美元的投资,不但和老挝交通部建立了合资运输公司。还筹建起具有二级资质地旅游公司和其他商业实体,就等着几个香港专家论证结果出来呢!我们此行回去之后,估计事情就该差不多了,到时候徐哥肯定会把所有资料交给你,由你来亲自拍板决定的。”

“这样啊…你先说说吧。怎么那个地方有那么大地吸引力啊?”康宁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陈朴一脸兴奋地介绍:“老挝西北地区,处于掸邦高原东部,水量充沛。气候宜人,多冲积平原和丘陵地带,考察团得出的一致结论是:只要大力发展先进的水稻桑蚕业,投资交通,进行林业的可持续开发,这片面积达到四十万平方公里地土地,就能养活整个老挝的一半人口,如果能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地质普查,说不定还能惊喜连连。但是,有两点因素制约了老挝西北地区地发展,一个是缺钱,一个是缺人!这么说你明白了吧?”

康宁何止明白了?这一刻,他不但明白了徐家伟的心思,而且还联想到了老挝西北地区可能带来的政治上的许多问题。这事只要做好了,对自己的集团和老挝政府,都是件巨大的好事,否则风险就非常大了。

虽然老挝民族淳朴善良,为人也热情好客,但是突然过来几万人甚至十几二十万中国人抢地盘抢饭碗,很容易激起民族的对立情绪,弄不好琅勃拉邦总部的宏伟规划,就会以惨淡收场而告终,怪不得徐家伟如此隐秘和谨慎了。

康宁也知道自己刚逃回来没几天,连地皮都没有踩熟,更谈何参与决策经营?徐家伟定是想让自己走一走、看一看之后,才告诉自己的实情,否则自己什么也不了解,就算听了也没用。

如此看来,徐家伟为人处世可是越来越稳健,目光也越来越开阔了。赚到的钱是不能捂在被窝里等着下仔的,只有大手笔地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才是经营之道,才能建立起大家伙心目中理想的商业帝国!

想到这里,康宁终于明白了陈朴这帮弟兄们的良苦用心。他对陈朴点了点头,微微一笑:“那么,陈大哥打算接下来在拉怎么干?”

陈朴显然没有想到,康宁的思维竟然如此跳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