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部分 (第1/4页)

潘少群当即表示,马上收缴和焚烧所有鸦片,对尚未收割的罂粟果实全部铲除,恢复第四特区一贯良好的名誉,真正做好向外界承诺的禁毒工作,并欢迎政府派人监督实行。

如此一来,记者们才逐渐恢复平静,但是对潘少群呼吁各方给予援助的呼声,似乎充耳不闻。

不少记者都把真正禁毒、扶助瑶民的禁毒楷模康宁拿出来进行比较,并尖苛地质问:被爆出在国外银行存款近六亿美元的林民贤主席,为什么不能像慷慨无私的康宁一样、拿出一点儿钱出来展开禁毒和扶助贫困乡民?

在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之后,回到景栋的记者们意犹未尽,向军政府提出再上大瑶山实地考察的请求。他们想要看看大瑶山上地真实景象。看看承诺三年之内完成禁毒地康宁如今做得究竟如何?是不是也像林民贤一样阳奉阴违。

军政府高层略作商量。爽快地同意了记者们的意见。温松将军干脆邀请记者们连夜前往大瑶山,自己亲自作陪,让记者们搞一个突然袭击,亲眼看看大瑶山上的实际情况,这比什么演说都更具有说服力。书院

各国记者对孟松将军的开明与豁达予以了高度的评价和热烈回应,匆匆用完晚饭,马上乘坐政府的大巴车赶赴大瑶山。

这一次由于道路全线贯通。大巴车能够直接开到将军府东侧的学校操场上停下。记者们马上逮住正在集中看电视地孩子们和学校老师进行采访。得到地回答让人高兴:如今整个大瑶山已经没有几家愿意再种植罂粟了,玉米和木薯以及各种豆类非常适合大瑶山的土地,彻底铲除毒品种植的目标有望提前一年完成。

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记者们化整为零,连夜造访了各寨山民,在每一户热情的山民家中,记者们都品尝到了香醇的米酒,亲眼看到后院的鸡鹅和饲养的猪牛,看到灶台上方悬挂的腊肉。看到数月前还是破破烂烂四处通风地简陋民居,陆续变成宽大舒适、极富民族风格的新房。

采访中记者们发现,无论男女老少,对他们口中的大将军都感恩戴德,极力拥护。当有些记者不合时宜地提出“万一不能如期禁毒怎么办”的问题时,几乎立即就引起了山民们的反感。他们一个个挥舞着拳头,情绪激动地告诉记者:大将军许下的诺言从不落空,大将军要做的事情,就绝对能够做好。

第二天清晨,留宿在热情好客的山民家中的记者。再次拿出了摄影机和照相机,对准大瑶山平整的道路、宽阔地山民小院、现代化设备的矿泉水工厂、中葯提炼厂、畜牧场和正在进行发电机组吊装的小水电站尽情拍摄。

这次随团访问的记者中,有不少人是三次采访都一次不落地,对大瑶山日新月异地变化。深有感触。

这里的每一点进步。他们都看得见也感受得到,他们相信逐步建立了粮食种植、畜牧养殖和特色加工业地大瑶山不再需要罂粟了。各种绿色食品和产品的收益,远远超出了罂粟种植的收益。没有谁会傻到再次回到刀耕火种的罂粟种植时期,这种从根本上禁毒的合理方式,让访问的记者们大受启发,也对美丽的大瑶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中午,身穿民族服装的康宁陪同温松将军出现在了记者们面前。

许多记者都为康宁惊人的记忆力和翩翩风度所倾倒,康宁不但记住了每一个见过面的记者的名字、所属的媒体机构,甚至还记得当时彼此交谈的内容,这让记者们有种老朋友般的亲切感。书院

由于将军府内禁止拍照,此刻有了机会,所有人都拼命地按起了照相机和摄像机的快门儿,闪光灯亮成了一片。

康宁很配合地让记者们拍照,最后在温松将军的要求下一起合影留念,之后与温松将军一起,邀请记者们到将军府共进午餐,十二名各寨头人也全体到来。

面对丰盛的宴席和瑶山特产将军酒,记者们大快朵颐的时候,仍然没忘记向康宁和温松以及头人们提出一个个问题。

看到诸多记者询问的大瑶山禁毒和发展问题都获得圆满答复,日本记者中田康夫笑着问道:“尊敬的康先生,我们昨天在第四特区南部的山区看到了很多原本应该种植农作物的地方,全都种上了罂粟,证实了近来从英国和香港爆出的备受世界舆论关注的新闻确实是真实可信的。请问你是否知道林民贤主席重病的消息和他的副主席自杀的事情?你对林民贤主席重新种植毒品这件事怎么看?”

康宁一脸难过地回答:“昨天下午我正

东面的孟雷地区,听到罗圣堂先生自杀地消息后,我然我从来没见过罗圣堂先生,但是我想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