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部分 (第1/4页)

站,最好是能帮助扩建缅甸海军位于实兑港以南一百二十海里的曼昂岛海军基地,以后你们肯定会用得着的。”

杨清泉颇为失望地摇了摇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啊!这个方法我早就想过了,而且比你说的还要详细还要灵活,但是经过几次专门会议研究和评估之后,认为就算我们援助更多做得更好,缅甸海军那帮反对派也不会同意的。为此我们的人做了不少的工作,也接触了不少实权人物,但是一直没有进展。”

康宁微微一笑:“求人也得求到点子上,像你们那样广泛撒网,真是有心的人恐怕也会被你们的热情给吓退。这样吧,要是我能说服海军司令部那帮家伙,你们会怎么办?”

“小宁,这可是很严肃的事情,我希望你有个郑重的态度!”杨清泉再次停下了脚步,冷冷地子着康宁的脸,可是他镜片后面锐利的双眼中,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康宁收起笑容,低声说道:“三叔,我说的是真的,这么大的事情,我可不敢和你开玩笑。首先我向你透个底,在我结交的政治盟友中就有一位是刚刚接任上台的海军总参谋长,其次,海军敦克明副司令员的家族,与我手下的缅甸投资基金会有着巨大的利益合作,仰光、曼德勒、马圭、毛淡棉、东枝、密支那这几个重要城市,所有叫做金色海岸的星级宾馆和大型商业批发零售实体,都是我们共同投资的,我每个月从国内引进的一千多万美元的各种商品,都是供给这个企业集团在缅甸各地销售。还有一点,就是对我的弟兄们都没有透露的机密:即将成为缅甸第一副总理的诺拉敏部长默许了我的这个计划,他认为在经济上应该保持外来投资的多样性,在政治上应该以温和务实的态度面向世界,在军事上必须要有个强大而可靠的盟友。三叔,你没想到吧?”

杨清泉激动地搓着双手,惊喜之下给了康宁重重一拳:“说吧,小子?让三叔怎么谢你?”

康宁呲牙咧嘴地从裤兜里掏出一份文件,递给了杨清泉:“既然你老这样热情,我只好勉强提点小小的要求了。给,全在上面。”

“好小子,果然是有备而来。”

杨清泉笑着打开文件,粗略一看,大声骂道:“妈的,这还是小小的要求?老子今天算是服你了!你爸妈老老实实一辈子,怎么会养出你这样的奸商儿子来?我日…”

第六百五十六章 迷茫的仰光

非正式会谈取得的良好效果,让双方皆大欢快。第四特区承诺迅速平息民间怨气,保证双方的经贸合作顺利健康地向前发展。

内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慷慨地同意给予第四特区五个项目的援建计划,并承诺把中国本土生产的十六个机械和家电拳头产品的缅甸销售代理权,授予第四特区政府下属的缅甸宝石进出口集团公司。

这些很快就会对外公布的协商成果,表面上看起来是缅甸第四特区大赚特赚了,但实质上最大的赢家却是内地政府各部门,以至于在回程的路上,张司长感慨地对满载而归的安全部吕梁局长说道:小吕,我终于相信你的话了,非常令人意外,也非常令人欣慰,到底还是血浓于水啊!

吕梁嘿嘿一笑,就算是完事了,别人哪里知道他的收获却是所有人中最大的。经过和杜建武协商,安全部门终于获得了第四特区军事委员会的默许,可以派驻人员在盘龙城建立一个“《世界望》周刊记者站”,并得偿所愿地与杜建武达成了“泰、老、缅地区情报交换与共享”的口头协议。吕梁非常庆幸自己当初力排众议,没有让上级处分杜建武,顶住了部分强硬派要追究到底的意见,否则哪有今天这样丰硕的收获和深远影响。

第四特区政府果然说话算数,第二天开始,《民生报》和已经变成周刊的《东方画报》全文刊登了万州市政府的致歉公开信,详细地报道了此次事件地处理结果,并在报刊的显著位置发布即将展开的中缅经贸与文化交流洽谈会信息。总结了一年来双方经贸发展地成就,顺带披露了中方的两个中小型援助项目:援建达邦友谊医院和南垒河第二大桥。

看到中方表现出的诚意,第四特区军民的激动情绪随之趋向缓和。善良而又容易满足的人们,对事件地处理方式和结果普遍感到满意。

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康宁马不停蹄地与特区政府各部委官员,视察了位于温县的缅东葯业集团公司二期工程、即将完工的温泉假日宾馆、温县畜牧业公司和奶牛繁殖场,西市啤酒厂、粮油食品厂和肉联厂等农场、学校和公有制企业。并为盘龙邮政总公司和缅东运输集团公司地开张运营剪彩祝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