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部分 (第1/4页)

然后,第三天下午的《野长城》彻底把沈临恶心到了!

《野长城》的导演是顾卫,算是资深的电影从业人员了,曾经担任过顾常卫还有陈果辉的编剧,看看他的作品就知道了《微爱》还有《新娘大作战》!

显然这是一位连编剧的活都没干明白,然后又来抢导演饭碗的人。

能让沈临连十分钟都坐不下去的电影很少,千里挑一之作。

整部电影特么就是一坨屎!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民工喜欢上一个女大学生,然后把她绑架到长城上,表白。

按照初选出来的一堆志愿者的话来说:‘曾担任顾常卫编剧的顾卫导演长片处女作《野长城》进行了一次“小空间大叙事”的电影行走,单一空间的限制对导演技能和剧本完善度具有较高的要求。’

估摸着这帮志愿者看了这部电影之后,也不是很想选,但是没办法,人家有来头,顾常卫导演的编剧嗳!

也没管他是顾常卫哪部电影的编剧!

资历这玩意在哪都能派上用场。

嗯,就是这样。

电影前五分钟,沈临勉强还能看得下去,到了第十分钟,他再也忍不住了!

“抱歉,我要说句公道话,这特么根本就不能算电影!”

暗中吐槽了一句,临少起身,一声不吭准备离开观影大厅。

“沈导?你怎么走了?”

汤惟很没有眼力见的喊了一声。

“嗯,有点难受,我想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沈临说的很委婉。

“沈导估计是第一次做评委吧,评委的职责就是应该好好观看每一部作品,然后给出自己的意见…”

廖青松看了眼沈临,说了句‘公道话’。

“不好意思,那我就说说我的意见,我对电影是有底限的…”

第七十一章 坚定信念

中国的一帮文艺青年是很自负的群体。

他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敏感,呻吟,矫情,明明身无分文还要不食人间烟火,明明缺乏理想还想过得波澜壮阔。

那帮拍文艺电影的,都有这方面与生俱来的天赋。

沈临不行,差的太远,他想活的精彩,所以他有计划,按照计划一步一步慢慢往上走,但这对于文艺青年来说是致命的,他们觉得人生就应该是吹出来的,你努力干嘛?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李泽厚或者章诒和,这些是真正的文艺爱好者,一比较,你就发现,大多数自诩为文艺青年的真正懂文艺吗?

所以,他们会谈论文艺片,为什么?因为没什么人看啊!

廖青松是绝对的文艺片爱好者,他不仅自己是剪辑师,担任过很多文艺片大导演的剪辑,还拍摄过电影,《期待你长大》、《海水正蓝》。

所以,在他看来像沈临这样的商业片导演,绝对是华语电影的毒瘤尽管他也拍过《卡罗尔》。

本来这次的几位评委,沈临是其中最有地位的,但他并没有仗着身份说什么,一开始他就打定主意安静看电影。

好在这些人大部分对他都有偏见,除了每部电影放映结束,大家按照流程会让他说几句外,很少让他讲话。

沈临也不在意,反正他也没什么看法,在他看来这些作品除了《喜丧》勉强算是个完整的故事外,其他的用两个字就能概括烂片,包括《中邪》。

但是这部《野长城》真的超过了他的底限,太烂了,完全找不到任何优点。

说以他就实话实说了:“抱歉,我对电影的容忍是有底线的,一部电影如果前十分钟还一直让我恶心,我肯定要走!”

廖青松也很直白:“呵呵,你说的很对,但你要明白这是一个导演的处女作…”

“然后呢?”

“难道我们不应该给这些青年导演一点鼓励吗?带着一点宽容的心态…”

“廖老师,如果一个导演的处女作就这么差劲,我可以很明确地断定这位在电影上不会有任何的成就!”

“…”

“可他很明显在在探索新的电影形式,用小空间大叙事的手法…”

“一个刚学会走路的人却想着跑步,这是值得鼓励的事情吗?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鼓励的,处女作最应该表现的是导演的叙事能力而不是什么结构、风格,说句不好听的话,我连风格都没有确立,他们有什么资格谈论风格?”

沈临说的很实际,一些新人导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