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页)

分社。

“王瀚宇见过杨爷、高大爷!这位——这位莫不是——二公子!”侠义社鄂州分社老大闻说高林到了社中,推掉诸多事务,赶来相见,却见到缓缓掀开罩袍的岳雷,岳飞脸相倒有七分,看得王瀚宇大惊,连忙跪了下去。

原来岳相之死,轰动天下,鄂州城中得讯,满城焚香烧纸,无不切齿痛心。林大声惶恐不安,却只得缩在总领衙门,哪里都不敢去,其他地方还有弹压之举,但鄂州城哪里敢!莫说御前军都统王贵自己也在烧香焚纸,军中哀声动地,民间处处香火,连自家衙门四周都是哀声,满城中只得数家没有举哀,就算想弹压,能够弹压,且弹压谁去?

如此情状,早在预料之中,林大声只求自保,哪里敢多管闲事!

侠义社英雄却是大设祭堂,所有人手兄弟轮番上祭,皆愿生噬秦桧血肉,若非王瀚宇等老成者止住,当场就有人要去林大声府衙闹事。

总共就一百余人手,当真去了,恐怕也当不得总领衙门千余兵马,但携民意而动,城中倒可纠集上万人。却是送死的多。能够杀敌的少,思前想后,只得作罢。

林大声、王俊等人。这些天来躲躲藏,都不敢在城中现身,侠义社众人轮番监视诸人家中及衙门,皆不见其踪影。特别是军中参与了出卖岳飞地几位,除了王贵还在管事,其余诸人都躲得远远地。不敢在军中出现。

若非岳家军纪律素严,军变也发生几回了。

此刻临安城中已经将岳飞罪状昭告天下,各城通衢大道及衙门前均有张贴,鄂州众军将愤怒之余,各各心惊:岳相不过离军数月,即死于冤狱中。观乎大宋靖康年以来,军功之著,未有如岳飞者。身登枢密,位不可谓不高,仍然诛于如此不堪地罪名,可见大宋朝武人前途堪忧了!有此一念。军中诸将竟然以自保的居多,无人去给王贵添麻烦。便是牛皋如此火爆脾气,也不过在家中大怮数场,设祭终日,但王贵召集议事时,却众将云集,无人敢多说半个字。

王贵见军中如此默然,虽则大出意外,也窃为安心,毕竟鄂州军若哗变,将动摇大宋朝根本,幸好至今无事。

王瀚宇将上项事逐一道与杨、高、岳三人听了,却去组织人手,再开灵堂,由鄂州侠义社主祭,各路英雄纷纷前来致祭,岳雷作为主家,披麻戴孝还礼。稍移时,军中也得到消息,统领以上职司的军将,皆偷偷轮流前来,与岳雷唔面。王贵也不是聋子瞎子,自然猜得到端倪,却自家不便前来上香,派遣了亲随小校代表,被高林一顿臭骂,赶打出去,若不是在灵堂之上,对方也非首恶,便是血溅当场地局面。

岳二公子到了鄂州之事,基本上是在侠义社与鄂州军中悄悄流传,市面上却知之甚少,若不是高林的关系,军中与侠义社颇为相得,原来连军中也不打算通知到了,即使如此,前来致祭的军将也达到二百余人,小兵小卒自然上千人,直闹得侠义社内外沸反盈天,好不热闹。

三日后,建州侠义社传来消息,岳家老小平安通过建州,此间建州官兵得秦桧快信,态度前倨而后恭,岳家有惊无险。

同日,临安城内,曾为岳飞张目的诸位布衣、文臣,包括齐安郡王都受到牵连,上书的布衣人文直接刺配边城,朝臣与郡王则受到弹劾。

鄂州城内,军中则有消息传出:找到王俊落脚处了。

绍肖十二年正月十八日,鄂州侠义社内,人头攒动,还有人不断前来献祭,但社内深处宅院中,一灯如豆,晦暗不明,门外十余名汉子小心顾觑,房内却只有杨再兴、高林、岳雷、王瀚宇、赵秉渊等数人。

“蒋叔叔只因到江州报讯,现下在福州下狱!上奏官王叔叔则在京中被捕!这秦桧好不狠毒!”岳雷红着眼,把鄂州军中已经被牵连的人员情况向赵秉渊转告,这些都是各地侠义社传回地消息,比朝廷发布文告要快上许多,这些事连赵秉渊也不知道。

赵秉渊听了,仰天长叹,这些都是军中极相熟的好友,如今只因在岳飞赴京前走漏了风声,就受如此处置,怎么不教军中人人自危!

“王俊等人,因参与其事,林大声为免死无对证,早早就将其安置私密处,多日来未曾现身。前日里,张太尉旧属于街买醉,却见到一名王俊亲随在街市采买,触动真怒,上前揪打,却听到口风,说是王俊不日便要回军中,且会拔擢超升,到时便知厉害。众人得此口风,自然不肯放过,一顿饱打之后,才知王俊落脚处。”赵秉渊也将发现王俊消息来源的经过告知众人。

“如此动作,王俊且会不知?若此人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