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务也不是白拿的,亲父子也要明算账,刘铭传提出想要建一个枪炮厂,朝廷也批了,但是没银子,需要自筹。刘芾二话不说,立刻答应马上给德国发电报,咨询枪炮厂设备规格,找到合适的,立刻装船运过来,就在基隆火车站旁边建一个枪炮厂,离钢铁厂也近,离铁路也近,原料成品运输都方便。

拿到协办的关防印信,刘芾立马挂牌营业了,地点就是原来准备当基隆火车站的2层小楼,反正铁路还没通车,先拿来用着。协办就是自己,手下还是原来的几个人,刘福、刘大贵、周彦聪,再加上那15个绿营兵,就齐了。

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基隆重工业基地的安全治安。刘芾计划在基地内成立5个巡jǐng区,每个jǐng区配备巡jǐng10人,jǐng长一名,负责基地内部的治安和安全;基地外部包括住宅区和自发小镇也成立5个jǐng区,每个jǐng区10个巡jǐng,一个jǐng长;jǐng长就由手下的绿营兵担任,这几个绿营兵自从跟了自己,一直都很勤奋,也没发现有很重的陋习,当jǐng长很适合,巡jǐng就从护厂队里挑。

这几个新任jǐng长很高兴,又磕头又谢恩,从心眼里觉得跟着三少爷干就是享福,虽然有时候的活累一些,不过赏钱也高啊,现在又可以去洋工厂里去当享福,虽然三少爷交代任务也挺重,规矩也很多,但是在他们眼里,每rì穿着洋布衣服,在平整的石板路上抓个小贼,处理的纠纷啥的根本就不是活,简直就是想着法养老。何况还有每月5两银子的工资,一年就是60两,都赶上县太爷了。只要不违反少爷的规定,不抽大烟,不以公肥私,不勾结外人,秉公处理等,这辈子就算拿下了。

第十八章 秘密研究所

() 处理好这些管理上的琐事,刘芾开始关注研究所了,截止到目前,研究所的建设第一期已经完成,这个研究所建在了港口南侧的山腹里,这里以前是一个天然的山洞,后来刘芾让工程人员把山洞扩大,隔出很多小区域,再布上照明设备,就成了一个秘密研究所,并且让于德贵带着50名绿营兵专门驻守在这里,整个山洞周围200米都用铁丝网通电围上,禁止一切人员进入。研究所内的人员每周可以轮流外出一次,每次30人,由于德贵带人一对一护送往返。对外一律不许提研究所,只说是油料仓库。

除了在各个工厂里工作的洋人工程师外,还有40多名各类技术人员整天都是无所事事。这也不能怪这些洋人懒,实在是刘芾没给人家研究的方向。现在,刘芾首先宣布了研究所的xìng质,这个研究所将作为保密单位,任何研究细节和研究进度都不能对外透露,研究所将实行军管,所有研究人员将失去部分zì yóu。作为交换,所有研究人员的工资将提高到欧洲的10倍,并且将和研究出成果的研究人员共享研究成果。当然了,是否加入研究所都是自愿的,不愿意加入的,可以去工厂继续工作,直到合同结束。

40多名技术人员中,只有8个人留了下来,毕竟在这个时代,能相信一个落后的中国人研究所的欧美人还不多。刘芾早就有思想准备,问清了这8个人的专业,从新签订了新合同,就把他们留在了研究所内做准备,过几天刘芾会给他们带来研究的具体内容。

说是研究,其实很多都是仿造。渔船的底舱里,那些摩托车和载重汽车散件都可以用来仿制适合这个年代的发动机、电动机、发电机、蓄电池、传动齿轮组、密封设备、工业橡胶等等,那两条自动步枪和子弹也可以仿制研究出来各种步枪或者自动步枪还有发shè药、炸药等,渔船上的各种电器可以仿制研究出来这个时代的无线电、声呐甚至雷达系统,只有潜艇还要等大卫想辙从欧洲弄来样品或者设计师来再研究。

刘芾对照着自己的计划,把研究重点放在了船用柴油机、电动机、蓄电池、炸药、无线电等方面,还有就是鱼雷的研究,这个没有未来的样品也已借鉴,只有从欧洲各国买来的现时代鱼雷做参考,再加上渔船上那几本军事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当灵感,靠研究人员自己摸索了。

为了保住这些秘密,必须把研究工作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如果有必要,杀人灭口也是可以的。刘芾又从剩下的几百位洋人技术人员里,用各种诱惑弄了20多人进入研究所,然后把那些需要仿制的样品和相关物品都提供给不同研究小组。

本来是因为各种原因留在研究所里关禁闭的这些洋人技术人员,立刻就被这些jīng美的像工艺品的机器设备惊呆了,看刘芾的眼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