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的柴油发动机,发动机和散热水箱后置,公路最大时速70公里,涉水深1米,爬坡高度40度;装甲厚度为8MM,整车重4吨多,乘员8人,越野xìng能不错,在台中的各种土路和丘陵地带,时速也能达到35公里以上,而且耐用xìng比较强,维修也很简单。第二款装甲车和第一款完全不一样,从外观上,第二款装甲车更像一个运钞车,发动机前置,后面是车厢,可以乘坐22名战斗人员。整车的装甲为10MM,能防御当时台湾装备的12MM机枪的中远距离shè击,不过8吨多的重量,使得车速降低到公路50公里,越野20多公里。

刘芾对这两款装甲车都还比较满意,虽然看着样子丑陋了些,不过还是很实用的。第一款装甲车被命名为“山鼠式”,第二款装甲运兵车被刘芾命名为“獾式”,并开始量产,装备台湾新军。

除了装甲车以外,研究所还为台湾陆军研制生产了第一种真正的大炮,75毫米野战炮。这种大炮是由海军舰炮改造而来的,炮管为75MM口径30倍径,炮架为双轮单脚的模式,全重不足一顿,用卡车就可以拉着跑,行动极为方便;另外,由于采用了全液压制退复进系统,此炮的shè击jīng度和shè速都大为提高,shè程也达到了7000米。现在这种火炮主要由基隆的机械厂在制造,等到台南的工业基地建成,将由台南机械厂负责制造。

除了火炮和装甲车意外,研究所还为陆军提供了一种不算是新装备的新装备,那就是地雷。

地雷这种东西据《火龙经》记载在明朝就有,而随着19世纪烈xìng火药的发展,地雷才真正走上了步兵武器的舞台。

这次台湾研究所研制出来的是一种防步兵地雷,采用踏发和绊发两种形式。这种地雷的整体重量为2公斤,其中有半公斤烈xìng炸药和1。5公斤共计300颗玻璃珠子。

这种地雷的主要杀伤半径为15米,不过玻璃珠子最远shè程能达到150米,主要对目标是起杀伤目的,而不是杀死。

刘芾对这种歹毒的武器还算比较了解,因为在后世,全世界还有N多的地方埋着各种地雷,有些地反几十年以前埋的,至今仍未清理干净,还在不断的制造着伤人和杀人事件。这种便宜的小玩意,在防御和封锁作战中,被利用的淋漓尽致,而且效果凸显。

由于台湾目前的陆军还是比较弱,对于陆地防御刘芾还不是很放心,现在有了这种防御利器,刘芾立刻下令大量生产,以防备万一被敌人在台湾登陆,那么迎接他们的就是满地飞shè的小玻璃珠子。

虽然大型巡洋舰项目进展速度不令人满意,但是海军其他的研究并没有中断。“金枪鱼级”潜艇已经更新到了第三代,排水量增加了近50%,航程和航速都有所提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远洋潜艇。为了区分和前两代“金枪鱼级”的区别,刘芾把第三代潜艇命名为“鲨鱼级”。

“鲨鱼级”远洋潜艇的排水量为1022/1291吨,艇长70/62米,宽6。5/5。4米,吃水深度5米,双层耐压壳体;采用新型柴油机组和电动机组为动力,水上最高航速18接,续航能力11000海里,水下最高航速22节,续航能力700海里,设计潜深150米;武器系统改为533毫米鱼雷,前4后2配置,备弹15发,艏楼上装备2挺19毫米高平两用机关炮,备弹5000发;其他如通气管、长波电台、主动声呐和水听器都有部分改进。

有了这种能够远航的潜艇,台湾不仅能够近海防御作战,对于中远距离的偷袭和破交战也有了一定能力。

除了“鲨鱼级”潜艇,研究所在鱼雷的改进上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不仅450MM“Ⅱ型”鱼雷技术更加成熟,而且继而开发出了威力更大的“Ⅲ”型533毫米重型鱼雷,以对付更大更坚固的水面船只。

这种533毫米重型鱼雷,光战斗部就重达190多公斤,全长近8米,采用改进型热动力发动机推动,最高航速36节,shè程2000米。另外,研究所还发展了一款电力推动的450毫米鱼雷,不过由于电池和电动机的动力不足,航速只有21节,航程也只有不到1000米,要想达到更高的航速和更远的shè程,还要等电动机和电池的研究取得突破。

除了武器方面的研究发展以外,研究所在电子和声呐上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新一代的电子管已经把发热和不稳定的问题改进了不少,从而使长波电台和声呐设备的开机时间大大加长,基本能够满足作战的需要。并且按照刘芾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