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1/4页)

不过这样很危险,稍不留意,就会撞上山峰或者树木,机毁人亡。于是,汉考克驾驶着飞机,飞进了巨大的峡谷中,并凭借着他对地形的熟悉,沿着峡谷底部特纳河的指引,在峡谷中穿梭。

忽然间,他发现在暴雨的冲刷下,两侧的崖壁都发出一种特别的红色,而对矿产知识略懂的他立刻明白了,那些都是裸露在外面的铁矿石,而他自己正飞在一条真正由铁铸成的峡谷内。(未完待续。。)

第六十七章 联邦有的是铁

在1952年之前,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于自己拥有这样大的一个宝藏浑然不知,当时联邦中的专家、学者们都断言,澳大利亚这块大陆上的铁矿储量只有2。5亿吨,并在1938年制定了禁止铁矿石出口的法律,并执行了22年。而在汉考克发现了皮尔巴拉地区的之后,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储量达到了350亿吨,可以想象,当时的人是多么难以相信汉考克的这个发现,并且,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场主,连个学位都没有。

经过多年的四处奔走和游说,最后澳大利亚政府终于相信了汉考克,并且在澳大利亚西部的皮尔巴拉地区,发现了大量的铁矿石矿脉,储量惊人,且品味极高,开采容易。

其实,刘芾本身并不知道这些,只是在他那本旅游手册中有关澳大利亚旅游景点墨尔本市的介绍中,发现了这个故事,据说,这位汉考克的女儿至今仍是澳大利亚的女首富。

女首富到底有多少钱,介绍中没写,但是刘芾很肯定的知道,自己马上也要发财了,而发财的方法,就是去澳洲开矿。

1920年的澳大利亚,离成立联邦只有19年,这时,它还不算是一个单独的国家,而是大英帝国的自治领,归类于君主立宪制国家,依照联邦法律,英国君主,就是澳大利亚联邦的君主,即“澳大利亚君主”。当时,澳大利亚联邦的首都还是墨尔本。1927年之后,才迁往堪培拉。

澳大利亚这块大陆,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陆板块,17世纪之后,欧洲的西班牙、荷兰、葡萄牙、法国为了需找香料,都曾经陆续来到过这里。1768年,英国的库克船长乘坐“奋进号”由英国抵达了澳大利亚的大溪地,并于1770年,由英国政府宣布拥有澳大利亚的主权。

1788年,英国航海家亚瑟。菲利普率领首批移民登上澳洲大陆。并定居在悉尼。在当地正式升起了英国国旗,澳大利亚正式成为了英国殖民地。

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各殖民地改制为州,它们是塔斯马尼亚州、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南澳大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州和北领地共七个州。组成澳大利亚联邦。

从1840年英国政府废除了新南威尔士殖民区的流放制度之后。当地依靠罪犯充当劳动力的日子也就过不下去了。于是,当地有些农场主用每年6英镑外加2套衣服的工资,招募华人充当契约劳工。在1851年和1852年2年时间里,就招募了大约3000名华人劳工。

自从1851年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殖民区发现金矿之后,抵达澳洲的华人人数明显增多,到1859年的时候,具不完全统计,已经有近5万名华人在澳大利亚生活,其中多数都集中在巴拉腊特地区从事淘金工作。

但是澳大利亚基本上实行的还是“白澳政策”,其内涵就是限制非欧洲人(主要是以华人为首的亚洲人)移民澳大利亚,以保持澳大利亚的“白色种族”特征。如此大量的华人涌入澳洲,从根本上刺激到了当地人的神经,而且,随着华人的涌入,澳大利亚本地人在采金方面的收入逐年下降,年收入从1852年324英镑下降到了1856年的103英镑,而且,华人吃苦耐劳,在白人丢弃的废矿中还能淘到黄金,这让澳洲白人嫉恨交加。于是,在澳洲各地,都发生排华事件。

先是维多利亚州在1855年通过了《为某些入境移民做出规定》条例,规定所有船只,按照每10吨载货量才能装载1名华人,并且还要收取10英镑的人头税。随后,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等州也纷纷效仿,并且还对华人收取每年4英镑的居住税。

不过,这些政策都没能抵挡住华人的蚂蚁般的生活态度,在1880,澳大利亚第一次区际会议,在墨尔本召开,通过了一致排华决议。在这个决议中,原来的载客吨位数由10吨增加到了100吨,每100吨载客吨位只允许载1名华人移民,移民的人头税也增加到了50英镑。

而当时的“白澳政策”拥护者,昆士兰州总理塞缪尔。格里菲斯把排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