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部分 (第1/4页)

王世充、王玄应等一众王系人马,此时才晓得外姓将士,全投到寇仲一方,人人脸上血色尽褪,更有人拿不住兵器,〃当啷〃一声掉往地上,加添寇仲控制全局的威势。

王世充握着佩剑的手忽白忽红,显示他对是否该拔剑出鞘,正犹豫难决。

王玄恕倏地立起,移到寇仲旁,悲呼道:〃父皇请恕孩儿不孝,玄恕决定站在少帅一方。〃

跋野刚和邴元真两把剑同时抵住王世充后背,这比甚么说话更有威胁力,王系人马没人敢动半个指头,谁都晓得大势已去,洛阳城已落入寇仲手上。

王世充浑身一颤,松开握剑的手,泪流满脸道:〃罢了!罢了!〃就这么朝下城的石阶走去。

〃当啷〃之声不绝,王玄应与各王系将领纷纷弃械相随,在跋野刚等外姓诸将和飞云卫押解下接受被软禁宫内的命运。

在这种情况下,寇仲不将他们全体斩首,可说已是非常仁慈。

寇仲探手拍着王玄恕肩头,微笑道:〃我绝不会伤害他们,放心吧!〃

接着抬手,转身面向城外的李世民,大喝道:〃李世民听着,只要我寇仲尚有一口气在,绝不投降,有本事就攻进洛阳来吧!〃

跋锋寒狂喝道:〃寇仲必胜!少帅军必胜!〃

城墙上各将兵齐声应和,〃寇仲必胜!少帅军必胜!〃的呼声,传遍大地,直冲夜空。

两方大军再无谈判的可能性,只能凭实力决定去留与存亡。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天下从此再非群雄割据争霸的局面,而是决定于李世民和寇仲间的胜负荣辱。

寇仲步下东墙,跋野刚、邴元真、单雄信、段达、郭善才等外姓将领,在城阶尽处恭候,看寇仲如何领导他们度过危关。

现在城外再非李元吉,而是名震天下的无敌常胜统帅李世民,兵力从十万增至十五万,对于寇仲没把李世民计算在内的突围大计,没人再有信心和把握。

寇仲在最后一级止步,微笑道:〃我和王世充终是一场相识,玄恕又是我们的好兄弟,我们定要对他老人家尊敬,让他能完成投诚大唐的意愿。〃

跋野刚先向寇仲身后的王玄恕请罪,再答寇仲道:〃属下明白!〃

跋锋寒悠然自得地往第六级石阶坐下去,哑然失笑道:〃寇仲毕竟是寇仲,现在我真的对你信心十足,不再担心。〃

站在他旁的徐子陵和杨公卿均觉深有同感,寇仲能于此等恶劣时刻,仍从容自若,谈笑用兵,是能人所不能。

寇仲哈哈笑道:〃多谢老跋赞许。〃

跋野刚、王玄恕等人亦生出奇异的感觉。寇仲和跋锋寒置生死于度外的轻松自如,对他们有强大的感染力,忽然间都觉外面的李世民再非那么可怕。因为跋锋寒、寇仲和徐子陵,随便祭一个出来,均是李世民最恐惧的劲敌。三个合起来,天下最可怕的突厥狼军,仍奈何不了他们。

寇仲转过身来,向杨公卿道:〃我们要动用从陈留来的班底,守稳每一道可通往城外的城门,此事须立即去办。麻烦杨公!〃

杨公卿哈哈笑道:〃能和少帅共生死存亡,是老夫的荣幸。稳守城门,防内贼开门献城,只是小事一件,包在老夫身上。〃

笑着欣然在飞云卫簇拥下落阶去了。

寇仲经拍每一个经他身旁而过的人的肩头,使人都感到他有一分胸有成竹,胜券在握的自信。

杨公卿离开后,寇仲淡淡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我们该弄清楚李小子的形势。〃

徐子陵在跋锋寒旁坐下,心生感触,寇仲终于成长,令师妃暄的恐惧成为事实,变成能与李世民在战场上匹敌的可怕人物。

他同时体会到跋锋寒〃眼前此刻〃确在武道修行上起着无上妙用。此刻他一方面正处于噩梦般的围城战中,敌人兵力在他们数倍之上,且士气高昂;而他们则是屋漏兼逢连夜雨,面临内部分裂、士气低落和箭尽粮绝的诸般问题。另一方面他却怞离一切,冷静超然地默默观察正饱受战争苦难的自己,从而达到井中月式的津神平衡。就像在梦里他晓得自己正在作梦的情况,只是没法醒转过来。

坐在身旁的跋锋寒冷静如常,他是天生的战士,愈恶劣的处境,愈令他表现出超越的特质。他以身作教,向寇仲宣扬谁够狠谁就能活下去这战场上的金科玉律。

而自己最好的兄弟正施尽浑身解数,先是单人匹马,硬闯敌阵,不但表现出对窦建德的情义,更向敌我两方显示出他不惧敌人的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