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部分 (第1/4页)

寇仲策骑缓行,向刘弘基沉声道:〃刘大将军可知我为何没有待至天明的耐性而急于去见秦王?致劳烦刘大将军?〃

前后护卫的骑兵与他们有一段距离,故不虞刘弘基的手下听到他们的对话。

刘弘基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垂首道:〃弘基不敢揣测。〃

寇仲淡淡道:〃道理很简单,因为我怕长安骤生急变,关中生灵涂炭,我寇仲若坐视不理,势成历史罪人。〃

刘弘基长躯一震,往他瞧来。

寇仲知道语出惊人收到预期的效果,迎上他的目光道:〃大将军定会以为我危言耸听,语不惊人死不休,事实却是每字每句的出于我肺腑。现今天下形势分明,已成二分之局,而关中能令我寇仲顾忌者,惟只李世民一人而已。我寇仲若只图私利,目下只须坐视不理,唐主明天必褫夺秦王兵权,至乎把他贬谪远方,你我双方结盟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我寇仲绝不会与勾结突厥人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合作。突厥人既如李世民已去,我们的盟约功亏一篑,定将大举南下,直扑长安。在长安军心动摇下,大将军是知兵的人,当悉结果如何?还认为我寇仲是危言耸听吗?〃

刘弘基听得面色忽晴忽暗,最后垂首道:〃少帅这番话何不直接向皇上提出。〃

寇仲微笑道:〃因为我不想命毙长安。〃

刘弘基骇然往他瞧来——

猫饼干扫校

第 三 章 等待黎明

在说出〃我不想命毙长安〃这句话的一刻,寇仲心中涌起万丈豪情,无人可改移的坚强斗志,入长安后种种挫折和失意,一扫而空。

这句话字字发自真心,若他还不坚强起来,以舍刀忘刀的无畏津神,在劣境中奋斗不懈,后果不堪想像。

谁够狠谁就能活下去这句跋锋寒的名句,于此时此地更是无可置疑。

跟在后面的徐子陵、跋锋寒和侯希白默然不语,有会于心。晓得寇仲正向这长安重将展现他慑人的魅力。

刘弘基呆看着马背上的寇仲,措手不及,无言以对。

寇仲露齿微笑,回复从容道:〃请恕我寇仲交浅言深,假设我们应付得不恰当,中土将大祸临头,此为危急存亡之秋。对我寇仲来说,能否登上帝位实在无关痛痒,最重要是吃尽苦头的老百姓能过和平统一的好日子,在关中我看得上眼的只有一个李世民,所以我绝不容他任人渔肉。烦大将军禀上唐主,我们到宏义宫后再不离开,直至你们皇上撤除一切欲加于秦王身上的惩罚。〃

刘弘基色变道:〃少帅!〃

寇仲双目神光剧盛,语气乎静而坚决,淡然道:〃我意已决。没有李世民,轨没有甚么劳什子的联盟。没有人比找我清楚塞外联军的可怕。面对如此劲旅,还要日防夜防被无耻之徒在后面暗扯我后退,任人做这种蠢事肯定没我寇仲的份儿。我何不返回梁都?来个坐山观虎斗,再检便宜收拾残局,怎都胜过像秦王般被鼠辈害死。〃

刘弘基垂下头去,还策骑边沉思,忽然道:〃少帅这番话发人深省,不过请恕弘基不能如实禀告皇上,我只会说少帅留在宏义宫开解秦王。唉!事情怎会弄至如此田地。〃

寇仲哈哈笑道:〃原来大将军是性情中人,吾道不孤矣!〃

一夹马腹,座骑加速。

刘弘基像要尽泄心头怨气般一声呼啸,立即全力加速,马蹄踢起扬天尘土,在月夜下朝宏义宫旋风般卷去。

宏义宫是建于一座小丘上的宫城,规模及得上兴庆宫,外墙却更坚固,每隔五丈设置箭楼,正门向着长安方向,有斜道直抵丘顶上的宫殿群,气势磅礴。

徐子陵心忖这地方除僻处长安城,远离长安宫城的权力中心外,论地方形势则着实不错,充满原野的清新气息,且有足够的防御力。单凭建成、元吉的兵力,要对付坚守此城的李世民肯定是力有未逮。由此观之,李渊该仍未有置李世民于死地之意。

际此夜深之时,宏义宫外门城墙仍是灯火通明,人影幢幢,忽然一通鼓响,宫城外门大开,数十骑冲出,领头者赫然是秦叔宝和程咬金,迎上寇仲等人。

程咬金隔远叱喝道:〃原来是少帅大驾光临,老子还以为是那甚么娘的长林军,正要以滚油劲箭侍候。他奶奶的!谁敢来惹我秦王,我程咬金第一个和他拚命,天王老子都没有面子给。〃

秦叔宝与一众玄甲津兵人人神情愤慨,可以想像若来的其是长林军,至或李渊的禁卫,李世民的津兵猛将定是拚死护主,直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绝不退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