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鹄丛圃疲�」苷饷飨允羌倩埃��钪稳椿拐娴目�钠鹄矗�胂煲簿臀奘铝恕�

太平在宫中歇了几日,便又拍着马回太平观,既然已经得到了上头的首肯,如今的任务就是要开始征兵了。幸好吴沉水最近研制出了这么两面水银镜,虽然没讨着皇帝的好,但能让武后那么开心,就已经是一种胜利了。太平一直很相信这位母亲的手腕,恐怕接下来就算臣子参她,也不会对她造成什么大的影响了。拍对了马屁,比什么都管用,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39被参罚钱

太平开始征兵的时候;已是炎炎夏日,帝后迁入岐州麟游的九层宫消暑去了,太平往年也去过;那地方在炎夏竟如晚春般舒适;微风送香;沁人心脾;实为消暑之佳境。

太平也想过的舒适一些,自从到了这个身体中;她感觉自己有时候情绪化极为严重,也极其喜欢享受。但凡身份上自由些;女子的地位高些;她也没兴趣再去争那至高无上的皇位,上辈子做了十六年孤家寡人的皇帝,征战沙场十几年,她其实早就已经累了,她也想换个法子过过悠闲的日子,但她没这个命,在这个世界中,这种毫无自尊的生活一天也过不下去。

因此,就算这辈子精力没那么旺盛,也总是产生一些奇怪的颓废想法,但她意志力如铁,因此,她还是留在长安总管征兵事宜。

征兵过程比较戏剧化,太平深谙利益打动人心的道理,上辈子和这辈子做事,她都喜欢别人心甘情愿的跟着她,被她算计也甘之如饴,因为她每次都能给予对方足够的利益。比如这次征兵,她先是在自己的封地中挑选适龄女子,十二到十五岁能通过简单考核不怕吃苦的她都要,而一个家庭送出一个女儿便可免税五年,奖钱一贯,两个女儿免税十年,钱两贯。这对于小老百姓来说,实在是一笔了不得的收入,所以都争相将女儿送来应征,谎报年龄的大有人在,有些豆芽菜似的看起来十岁不到的也敢说是十二岁。

其实,就算年龄符合,但是要想进太平的雏凤营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通过简单的考核,什么都免谈。因此,这样筛筛检检下来,到最后也不过挑了一千人,其中还有好些只有十一岁或者超过十五岁的女子。

朝臣们这下子乐了,本来已经递上去参太平的奏本立即又袖到袖子里,既然公主闹不出太大动静,那还是给帝后几分颜面吧。

可谁知,过不久太平竟然亲自张榜,也不知道她使了什么法子,全大唐各州几乎就在短短十天内,到处都在张榜招女兵,而且反响还挺激烈,从各处飞来的奏报让朝臣们吓了一跳,他们从来没想到公主竟然有这种能量,据闻各州的招兵事宜竟全是各州参与科举及第的女才子主持,至于具体的考核事宜,则是前几年公主一直在折腾的那三百宫女马球队。

从开始征兵,至征兵完成,无须费官府一丝一毫事儿,短短两月便征得一万之众入长安,这效率实在令人咋舌不已。朝臣们这两月倒是实足安静,仿佛根本不关注太平招兵的事,但其实他们是从看戏的心态完全转为震惊之中,就算位列宰相,他们也不敢想象自己是否能在短短两月如此迅速完美的办好这件事。再细细一想,公主这几年来所做的每一件事,不由得后背一凉,从凤仪阁女学建立到全国林立的女子书院,再加上女子科举,这一步步筹谋,竟然是一个不到十四岁的小娘子完成的,是巧合还是步步为营,朝臣们深思不已。

所有朝臣对这件事出乎意料的沉默了,这种沉默却让太平叹息了一声,无论怎么样,最终还是吸引了这些老狐狸的目光。不过,目前最多还是狐疑罢了,帝后二人毕竟还是没有认为她别有用心,太平自认这些年隐瞒的还是没太大破绽的。

因此,纠集一万兵士,太平也不管外界如何揣测纷纷,便开始进入严整的训练之中,从一开始,她就没打算只要五千女兵,这多出来的五千,她早就已经想好了耍赖的法子。只不过如今是否能再耍赖成功,却是五五之数了,这几年来她在一步步挑战李治的底线,看样子终于快要探到最低点。

先不说李治的想法如何,反正九层宫从来不曾传来任何消息,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太平心安理得的照样按部就班的进行自己的练兵计划。可是,她没想到,第一个忍受不住的居然是太子贤,忽然在一个午后出现在太平观外,像一个最亲切的兄长一样关切了太平的饮食起居,就把话题转到了校场中去了,并不问太平是否答应,打马就奔向校场,结果被刀戟拦在了营门外。

不得太平放行,闲杂人等一律不准入内,天王自老子也不行。太平赶过去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