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4页)

到了内宫,小竹已经在宁馨宫摆下茶果,不仅姐姐李梅早已在座,连平日不露面的尚雪也列席参加了,三人一起,虽然小竹不善聊天,尚雪变故后少言寡语,但因为李梅性子爽朗,话语如珠,倒也热闹。

小竹看到两个哥哥进来,忙起身招呼他们入座。半年多不见大哥,他蓄了须,相貌也更显沉稳。四个兄妹,大哥和姐姐的性格象父亲――爽朗、直率、果敢;二哥象母亲——隐忍而明慧;她嘛,估计会象母亲多一些,虽然只待了两年多。

五个人围坐在一起,因两个哥哥的加入更加热闹了。只是如果尚阳在这里就更好了,这半年音讯全无,不仅舅舅伤心,就是尚雪也记挂,他们一同长大,感情极好,可是在尚雪最难过的时候,却不在这里安慰她,小竹忍下心中的叹息,看着姐姐又说开了。小梅是那种只要有她在,其他人完全可以不张嘴的人,她一个人就可以眉飞色舞的说上好久不冷场。

没有人提起那个诏令,那完全是多余的,他们彼此了解,虽然小竹只跟他们在一起呆了两年,却觉得真的是一家人,离的再远,你也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你也知道可以依靠他们。今天她只是想借这个由头,几个人聚一聚罢了。

趁着姐姐说话告一段落,空下来的当口,小竹跟两个哥哥道,“大哥,二哥,阿竹想请两位帮个忙。”

“有什么你说便是。”大哥还是那么的干脆,说着还象在家那样,摸摸她的头。

二哥颔首。

“我想请两位哥哥这两日帮我留意一下,附近哪里有风景好的山,山不要太高,周围人不要太多的,买一处下来。你们知道我一直在内宫中,不便出去寻,其他人找的我又怕不合心意。”小竹盘算这个也有几天了。

“可以,妹妹想出去散心么?”李剑问,觉得自己的妹妹这次见来比以前改变了许多,好像不那么封闭,而且也有了自己的主见。他看向二弟,见二弟似是明白他的意思,点头表示他们的妹妹已经长大了。

“不是,我想寻一处幽静之所在山顶建个寺庙。在李村的时候,我见有个游方的人到村子里,他说的很有趣,也很有道理,我想请他过来在这里讲课。然后在山腰建一些休憩之所,以后尚雪和我心烦的时候就去那住着。山脚我还想留些空地种点东西。你们看怎么样。”这宫里,尚雪的确不能久居了,慢慢的内宫中的人就会多起来,到时候闲言碎语她也挡不了那么多。

李锋自是最明白小竹的心意,当日他们也盘算过让尚雪去南边的青州,可是大哥调任到西北,那里气候不好,事务更艰巨,恐怕也没有多余的精力照看。如此甚好,这帝都范围内,从宫里到外面,最远坐马车一日也可以到。

“如此甚好,我看尚雪啊,等建好之后你直接搬过去吧,以后我和虎妞也好方便看你,这内宫规矩多,又是要等传唤又是要先递拜贴的。”小梅是个多么机敏之人,早看出尚雪在宫中地位尴尬。以前是养病,现在病也好的差不多了,不能老这么没名没份的呆着。

尚雪也知他们是为她好,点头答应,却一直不敢抬头看坐在旁边的李锋。曾经她那么希望可以和身边的这个人牵着手,慢慢老去。可如今,见到他,她就绝望的想去死。她已经没有这个权利,也没有这个资格,再去追求那种幸福。当日被带走时,她想死,但是那些人说如果她死了,全族人就要陪葬;后来她也想死,但是,她又不忍心再让他们伤心。如今,她是为了别人活着,让他们安心,而她自己,早已死了。

第 39 章

时间过的很快,西北那边不久就有好消息传来,西北侯和他的几个大臣不肯交换封地。而且据传报回来的消息,这次进犯,游牧的部落也参与了,他们不愿放弃西北这个后庭院。曹大人深入西北腹地,找到最大几个贵族,联合他们杀死西北侯,推举西北侯的一个侄儿继位,然后接受默帝的恩诏。

默帝元年的十月,浩浩荡荡的搬迁在西北和南部之间进行。西北王李剑没有过问自己封地和宫殿改建的事情,而是在接管封地后首先率兵把守住边界要塞,以防游牧部落和北王那里趁迁徙有什么异动。同时,帝都也高度戒备,南威将军张二虎和禁卫军统领绍将军轮流在向北边界巡视,睡觉时都衣不卸甲。

到十二月时,这个庆朝历史上最大规模、最远距离的两个诸侯王之间的迁地互换,终于完成,从此西北威胁尽除。

这年的新年,李默招各诸侯一起在帝都庆祝,告示天下,虽然登基前后面临种种变故,但是这个天下,他算是坐稳了,以后,他将逐步收回失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