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1/4页)

*

“你有办法救出……夫人?”李飞举起的酒壶停在嘴边,重复了一遍我刚才的话。

我点头:“只要她是真的想离开,我的方法应该就可行。”我心里还是有些担心,毕竟历史摆在那里,如果小周后真的不愿意和李煜私奔,那我想出的计划再完美也是徒劳。就像一个大夫遇到一心求死的病人,也不过是空有一身医术而已。

李飞起身走出去,过了一会儿又回到屋里,关好门:“我昨晚见到夫人了。”

我吃惊不小,如今燕王府可以说是被赵光义整个监视起来,府里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小心行事。而他竟然还敢夜闯皇宫?似乎是看出我心中所想,他优哉游哉地抿了口酒:“我没去皇宫。主人放出消息得了重病,夫人花了不少心思狗皇帝才让她出宫见主人一面。”

见了面就好,上次只是看到李煜送给她的词就已经心动,那这次见到本人……“你家夫人怎么说?”

“夫人让我转达你一句话。”他把酒壶放在桌上,一字一句道,“夫人说,就算是死,她也是李煜的妻子。”

她是李煜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情愿死。

这就是她想让李飞传达的话吗?

“现在你可以说说你的计划了吧。”他看向我。

“其实就是几个字。”我伸出四根手指,“大众舆论。”

“大众舆论?”李飞有些摸不着头脑,“什么意思。”

“总之我有我的办法,你只要按我说的去做就是了。”我摸了摸怀里的啸影,看样子是要它的原主人出马的时候了。

*

所谓大众舆论,就是用民众之口,逼赵光义放手。当然,想要煽动起群众,就需要一定得人力物力还有财力。虽然这些东西我都没有,但只要我知道什么人有就可以了。

数日之后,一套名叫“脸,要不要”的小人书悄悄从汴梁城的春满楼里流传出来。

为何称其小人书?因为此书只有巴掌大小,极易放入袖中携带,所以又被可爱的书迷们叫做“袖口书”。

该书分上中下三本一套,上本讲述的是一个地主如何阴谋害死自己的兄长,夺了原本属于自己侄子的家产。由于故事情节的一步步进展详细得像是真的一样,此书一出,立刻便引起了激烈的反响,矛头全部指向那个阴险的地主。而且该书全是插图,配上简单的注释,即使不认识字的人基本上也能看懂。再加上那些说书人的大力宣传,不出几天,便一传十十传百,成了汴梁城内的畅销书之一,销量直逼XXXX新说,XXX传记,春X图,成了汴梁城里男女老少人手一本的大众读物。

于是很快就出了第二本。

第二本则讲那个地主带着自己的家丁抢了邻居家的农田不算,还把人家的老婆占为己有。

原本期待着坏地主会在第二本中遭到应有报应的广大读者极其不满,偏偏又不知道作者是谁,时间一长这种不满就化作了牢骚,对着身边的人叽里呱啦讨论起故事情节来。

于是众茶馆里就常常出现以下一系列对话——

“要我说,这种弑兄的人老天爷一定会收的!”

“可不是,还夺人妻妾,天理不容。”

“……”

我靠在榻上,李飞则将在外面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给我听。

“看来全汴梁城说书的人都收了银子了。啧啧,不知道这些银子可以买多少酒呢。”他摇了摇空了的酒壶,将新买的纸和笔墨搁在了桌上,顺手拿起了我画完的稿子,嘿嘿笑道,“你别说,这狗皇帝还画得真像。”

“那当然,我可是出了名的过目不忘。”我放下笔,松动了一下酸酸的手臂,心中却不无得意。没想到这些在现代常被某一些人鄙视的口袋书到了古代真能卖得这么好,以后见了耶律穆云一定要把这笔稿费要回来。

“可是——这样真的有用?”

“虽然普通老百姓并不知道皇帝长什么样,可以只要看的人多了,自然会传到那些官员的手里,而那些官员里一定有知道事情始末的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相信他们也该知道这个道理。”我吹干纸上的画墨,“总之,这件事要闹得越大越好。一定要逼赵光义让步。不过事成之后,你别忘记答应过我什么。”

李飞笑道:“你放心,到时候我自然会告诉你帝白萝的下落。”

作者有话要说:第五十五章牢狱之灾很快上来……

这文五月份估计可以完结,大家给我点动力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