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 (第1/4页)

“哦,原来是这样的小人,难怪秦统领不喜欢,亏我见他一脸正直还以为是个忠良之士。”黄延和满脸不屑。

秦阳心里偷笑,只要黄延和招揽宣宁等人,他就可以在黄延和身边埋下钉子,随时把握到黄延和的阴谋。

刚才所有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他和宣宁的争执上,没人留意到宣宁身后不远处的一个御林军悄悄地变换了几个手势。

但秦阳却留意到了。

“一……五……二……消息已藏在一五二号处。”

秦阳心中有数,进入大殿后,淮南王依然未到。秦阳寻了个借口去方便,走到偏殿一角的官房(洗手间),官房的边上放着一个数层的实木架子,放置着洗手用的水盆和草纸、草灰等。

秦阳用“火眼”窥得周围没人注意,便飞快在架子后面的一块小木板上一按一抽。架子背面马上露出了小小的暗格,一张小纸条正静静地躺在其中。

秦阳抽出小纸条,将暗格恢复原样,打开小纸条细看。小纸条里全是用特定暗号写成的消息,不知情的人看到肯定不知所云。

纸条翻译过来,大意如下:“秦姑娘未有消息,但肯定未落入淮南王手中,统领大人千万别中计。昨夜听到消息,城守黄瞻准备了五千多老弱残兵,却让他们披上最好的衣甲,带上最好的兵器,装成精兵的样子准备出征,而今早黄延和入宫与淮南王密谈良久,怕有诡计。”后面又言简意骇地将广陵近来最重要的权力变更说了一遍,与纪霜霜的消息差不多,只是远不如纪霜霜说得详细。

看到宣宁明确星儿暂且安全,秦阳终于彻底地松了口气,再次为自己埋下宣宁等人作为暗线而幸庆。

宣宁等人都是吕夷简的心腹手下,宣宁是楚熙的大师兄,更是吕夷简妻子的侄儿,当初吕夷简听闻武试之事后,便让宣宁和他的师兄弟一并参加武试,混入御林军中。秦阳当上御林军统领后,发现这宣宁相貌不扬、做事谨慎、武功也颇为高强,是做密探的好料子,便着重加以培养,教授后世各种从电视电影和书籍中看来谍探手段。后来秦阳考虑到方便与高宠暗中联系,便使了个苦肉计,将宣宁等人赶到了右营。自此宣宁便成为秦阳与高宠最主要的联络人。在离开广陵前,秦阳又暗中联络宣宁等人全力保护星儿、在危急时想办法助她逃离王城。

当时他苦煞心思布下的棋子,在这段关键的日子里终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秦阳手掌运气赤炎真气,将纸条化为灰烬,随即若无其事地走回大殿。

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乱御使

众文武等了大半晌,淮南王才在数十名亲卫的护送下慢腾腾从后殿走了出来,坐到王座上。

他满脸振奋,但脸色较之昨晚又更苍白了些。

秦阳五官灵敏远胜常人,隐隐从淮南王身上嗅到一丝带药性的香甜气味,似乎是服食某种刺激神经兴奋的药物,不由暗暗惊讶。淮南王难道是病了?不像,他脸色虽然不好,但双眼有神,看不出中毒或者患病的迹象。

他又用“火眼”一看,淮南王的武学修为已从半年多前的三级上直线跌到三级中的低线,离跌破到三级下不过一步之遥。

秦阳一时判断不出淮南王的异状是否与服食的药物有关,只好先随着众文武齐齐跪拜行礼。

淮南王轻拍王座,满意道:“众卿平身。听闻昨晚二王联军一夜不敢攻城,已现疲态,此事当真?”

首辅黄延和出列道:“托大王鸿福,我军将士士气高涨,人人愿为大王效死命,敌方伤亡惨重,士气低落,短时间内无力再战,臣以为,该主动出击,出奇不意,定可大败敌军!”

淮南王更显满意,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又问道:“那首辅认为何人出战较好?”

不难看出,他对黄延和远比从前更加信任。

“大王,当前若论威望和统率能力俱优者,自然是南路元帅纪禹。臣保举纪元帅率精兵出征,破敌解困!”

淮南王脸上现出迟疑之色,叹道:“首辅,纪元帅自承年纪老迈已请辞,再请他带兵是否不妥?他毕竟劳苦功高,若在战场上有什么闪急,本王于心难安啊……”

大殿上的文武都纷纷赞叹大王爱护体恤将士云云,只有秦阳冷眼旁观着这对君臣演戏,心里冷笑不已。

黄延和待得众人安静。继续道:“大王,你爱才重才之名远播四方,臣等都极是敬服,但苏武王和安乐王并非跳梁小丑。除非纪元帅亲自带兵出征,否则怕不容易杀败敌军。若大军认为纪元帅年老力弱,担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