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1/4页)

而他计划里学习成绩方面也要全面超越去年才行。

以王绍之前的水准来看,只要在黄景耀这里待一年,北大几乎是十拿九稳的,但他转学,一旦到时考不上北大,甚至因为天赋被剥夺后进步空间有限,就算中阳一高愿意把保送生名额给他,他都未必能过的了保送考试那一关。若那一关过不去,同样是白费心机。

保送生。高中学校可以举荐,但你也要到相应高校面试等等的,那个阶段过了才是成功。

那么一个上北大,一个普通大学,对其一生都会有着巨大影响的。

更别提黄景耀今年还打算在发掘出个学生感兴趣爱好后,再去在他们升学前提升相应的天赋。比如周璐那种对设计搭配感兴趣的,他就打算提升其设计天赋,王绍在他手里时,他看出那小子对各种科学科研类事物感兴趣,也不只给他准备了相应入门书籍。还打算以后成绩问题后提升其科研天赋。

如果相应天赋暴增后,加上兴趣,加上一年多培养出完善完好的性格,那他以后未必不会成为国内顶尖的科研人才或者大家。这也不再只是从他手中走出,选一个好大学那么简单的事,是真正影响未来走向命运的。

若王绍知道这些,再对比另一种逐渐普通的命运,本身就是一种很沉重的回应了。

至于他会不会知道?这些随着时间发展,也会逐渐展现出来的,只要他原本的同期同学如曲帅等人逐渐走向各式各样精彩的路途,还都是原本不如他的,那再笨也会明白到错失掉什么的。

这一切,也会随着以后一次次考试展现的。

李重辉那边也是性质类似的,那位在中阳一中也是骨干级教师,地位分量都很充足,鼓足了干劲想在考场上大败黄景耀,为此不惜请教心理学专家,挖角拉人,安排学生去出面贬低黄景耀来烘托士气等等,这一系列手段肯定也会得到校领导支持,不然他也玩不转,搞出这么多事无非是想胜利,可一旦他败了,如果还败得比较惨,那么他在中阳一高的位置也会有悬念了。

只要黄景耀能带着手下两个班的学生不断在考场上越走越好,这就是最好的回报方式,

他不止不合适特地赶到几百里外的中阳市做什么,也没那个必要。

不过想是这么想,又过了一阵子后,他还是拿起手机给市二高的那位老同学吴俊涛打起了电话,吴俊涛是二高老师,但他那个结婚没多久的妻子可是市一高的。

这次转学风潮里也不只有王绍离开,还有其他四个学生分别去了其他高中,五班的杨璐就是去的市一高,他也想看看杨璐那边有没有类似的问题,这也很好查问,中阳一中学生因为畏惧于他们的威名,对他手下的学生们未战先怯,市一高都未必没有这种心理问题。

如果有,市一高的老师肯定也会处理的,一旦他们处理方式和中阳一中类似,只需要随便一个校内人打听一下就能打探出来。

毕竟王绍是对整个班级所有学生说他坏话贬低诋毁他,面对一个班一个集体的怯战心理,也只有全部去解决才是办法。

这一通电话打出去,黄景耀就是旁敲侧击问了下吴俊涛,那位老同学也很给面子,一节课不到就又回了电话过来。

电话内容,市一高根本没有类似的消息流传,也就是杨璐转进十班后基本是风平浪静。

得到这样的回应后,黄景耀才松了一口气,至少不是每个人都像王绍那样,多少让他感觉到了安慰。(未完待续……)

第213章 我还像又发财了

心中再次放下王绍的事,黄景耀重新投入忙碌的工作中,时间也很快过去了一周,这段期间没怎么受外界干扰的去照顾学生,五班六班的一切都是稳定而有序,各种进展看了就让人欣喜。

一周后,黄景耀正在办公室里整理教案时,才突然被一阵手机铃声惊动,打来电话的是他父亲,等黄景耀走到办公室外接通后,手机对面很快响起了古怪的笑声,“景耀,我……我都不知道和你说了,我好像又发财了。”

“……”

黄景耀先在心中嘀咕一声终于来了么,才装作兴奋的反问父亲为什么这么说,随后一通解说,他才了解了前因后果,就是父亲在上街买东西的时候,看见街边有个小男孩在玩耍,过程里冲向马路差点被车子撞到时,父亲及时上前拉了一把。

然后孩子吓得大哭时,等孩子的家长赶来,几个看热闹的路人就你一言我一语形容刚才的情况有多危险,也吓得那孩子的父母差点魂飞魄散,对于救了孩子一次的黄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