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马苏在一旁劝道:“小毛,别嘀咕了,司令员,小毛也是好心,你还是慢点吧,不着急,怎么着我们中午前也能赶到李家集。”常山也就稍微放缓了下来。

马苏的确是精明强干,一路上联络各个地方游击部队和地下组织配合滴水不漏,就这样,不到上午十一点钟,常山一行人顺利通过了日伪军的四个据点哨卡,就剩下距离李家集三十华里的周庄子据点,只要顺利通过,就能迅速赶到李家集和牛家山会面。

不过,周庄子据点是路途中最大的据点,这是日伪控制监视国军平原独立旅、阻隔独立旅和八路军津渡河分区联系的最大据点,据点驻有三个日军小队和两个伪军中队,三百多人的兵力驻守如此一个据点,在一个县城驻守都有富余,可见田木嘉佑对国共两军联系的重视。

据点占地很广,大约有五十多亩地的样子,两个七层房高的炮楼像两个庙里金刚般的守护着大路路口,炮楼下有三排平房作为日伪军的营房。据点周围三百米的庄稼、树木全部被强行砍掉,也就是说进入据点三百米内全是据点内日伪军的射击范围,根本没有射击死角,过往人员只要进入距点三百米范围,就只能是死路一条。国共两军的联络人员、地方抗日干部没少在这个据点周围牺牲,去年常山到李家集联系牛家山营救金岩时,据点还没这么大,否则也不会那么容易通行。

在去年的一年里,常山和牛家山都对这个据点耿耿于怀,两人还曾经相约合作拔掉这个据点,扫清两军联系的这个最大障碍,可毕竟二人分属序列不同,真正的合作难度较大,只能作罢,加上常山去年一年里忙忙碌碌也无暇照顾它,周庄子据点就这样依然横亘在两军之间。

在离周庄子据点四五华里的地方,常山一行人停下来,前方就是通往李家集的大路,路口就在据点下面,其它地方全部是宽五米、深六米的封锁沟,据领路的当地游击队小队长介绍,封锁沟沟底到地面笔直如削,根本没法攀援,也就是说只能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通过,否则就只能绕三十多华里,从别的据点控制区内通过。

这位小队长向常山建议说道:“首长,我看咱们还是绕一下吧,也多用不了很长时间,今天怎么着也能赶到李家集。”

马苏一看也有点拿不准,担心常山的安全,也劝常山绕道。

常山一言不发,站在一片高高的土陇后观察着据点。

对面的据点里,敌人的确是警戒森严,炮楼上、围墙旁、掩体里纷纷探出轻重机枪,两小队巡逻兵往来巡视,看样子,真有点飞鸟难过的意思,就凭自己这几个人十来条枪根本不可能硬闯过去,绕道通过也不是不行,如果绕道的话今天就基本不能赶到了,问题是临来之前已经通过有关渠道通知牛家山说自己今天中午左右到李家集,绕道而行就可能失信于牛家山,在借粮谈判的关键时刻,自己岂能失信,那如今怎么办呢?

通过攻击永安县城缴获的高倍望远镜望去,据点中间的那条大路还真是警戒森严,二十几名鬼子从据点东侧到西侧往来巡视,两个鬼子和两个伪军站在路障两侧检查过往行人,这种时期,过往的行人不会很多,只是无奈必须通行的人才会忍受鬼子伪军的盘剥调戏侮辱在这个据点通行。常山此时正看到几个平原农村的群众在据点大路口遭受两个站岗的鬼子的调戏,而两个伪军正在奴颜卑膝的帮着鬼子戏弄这几个群众。

看到这里,常山紧咬着牙齿,心里的愤懑更是难以宣泄,陡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对了,我们可以化妆与武力相结合通过据点。

于是下来把想法和马苏等人一说,马苏有些担心危险,还是想绕道走,常山于是有意的刺激马苏:“马苏,我一直觉得你是个挺有胆量的汉子,没想到你胆子这么小,原来那是我看错了。”

马苏果然上当,一听常山的话,额头上青筋暴露,高声嚷道:“我只是担心你的安全,要是我自己我早打过去了,既然你不怕,我怕什么,叫你们看看什么是回回汉子!”

于是化妆与武力相结合通过据点的方案就这样定下来,常山叫过马苏、周小毛和那个游击队小队长分头准备,开始执行了。

第十六章 借粮

将近中午了,周庄子据点前清静了许多,除了巡逻的二十几个鬼子和据点路口的四个鬼子伪军外,其余人员大都集合在据点下的大院里集合准备吃饭了。

春天的太阳暖融融的,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仨月,”守卫路口的四个鬼子伪军站了挺长时间,一上午也把过往群众调戏够了,路口前也没什么情况,就有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