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1/4页)

“因为我到现在,还记得她做的菜的味道啊。”

为什么不吞噬张素芬,为什么要报恩?这些都是不需要回答的问题。

王晨心想,因为你们都不记得了,我也是由父母抚养长大。

末引:

王晨又从法院离开了。

不过这次即使不在法院,他也会有很多“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候选人和魔物来到帝都,最终的审判在分分秒秒地逼近。帝都天空上的饕餮,也依旧在吞噬着贪婪——人类的,与魔物的。

每天都发生很多事情,每天都曾发生过很多事情。而王晨会永远记得,那天发生的一切。

张素芬死了,临死之前为儿子做了最后一顿饭。人一旦死去,就永远不会知道之后还会发生什么。一切都和他们无关了。

那套房子最终卖了吗?张子轩的病能治好吗?张如海该怎么熬过来,他后悔吗?

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

除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外,这世上还有一种更深的痛。

——子欲养,而亲不待。

作者有话要说:五千大章,让我喘口气先。

下一审·白夜。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会有怎样的想法。我只想说一声,子欲养而亲还在,请珍惜。

ps:感谢炎息,佑希,潇默的地雷~╭(╯3╰)╮

晕,我看错了,炎息投的浅水炸弹,摸摸,好破费啊!!虽然我还是在默默惊喜,恩恩,其实有这份心意就够了,真哒。

☆、60第九审·白夜(一)

引:

白夜。

海拔较高的地区;特定时期才会出现的一种异象。

入夜后,天空并不完全被夜霭遮蔽。在它尽头,夕阳不落,冥顽地在夜幕中悬挂,留给世间唯一的光明。

星辰们占据了天空;却挤不去最后一丝微光。

这永不降临的夜晚;仅留下微小的光亮还在苦苦挣扎;苦苦燃烧。

黑夜将至;却;永不至。

…………………………………………………

钟余义。

钟于情;忠于己,衷于义。

这三个字所代表的意义,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做到了吗?

若要别人回答,所有人都会回以肯定。但若要让他本人回答,谁能知道他的答案?该回答问题的人,已经离开这个人世了。

至少前来参加钟余义追悼会的人中,没有谁会知道真正的答案。

一个个花圈堆在门前,彼此挤压在一起。悼念的人从门口排到了门外,又在大门外转了个圈,直接排到大马路上去了。这个架势,还颇有国家重要人物去世时的范。

然而钟余义是谁呢?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儿罢了。至少他在死前,还是一个普通人。

在前来悼念的人群外,还有一群扛着特殊武器的人——记者。媒体们的长枪大炮对着殡仪馆的入口,即使挤不进去,至少也在门口随便逮个人,让他发表一下感言。

【对于钟老的逝世,我们感到很难过。现在这个社会,像他老人家这样善良的人实在是不多了啊。】

面对镜头,每个人都在表达着遗憾和悲伤。

钟余义是个好人,还是个难得的好人。

年近九十,每日在街头收破烂捡垃圾,辛辛苦苦攒了钱去捐给贫困学生,供了十几个贫困生上大学。

然而,就在他帮助的第一个姑娘即将大学毕业时,钟余义走了。

走的太突然,太干脆,还没来得及享受孩子们的一分报答,还没来得及看到孩子们穿上毕业服,他就紧紧闭上了眼睛。

这个事迹由一家媒体公之于众后,迅速在社会掀起一阵不小的反响。

钟余义,年老,体弱,贫苦,却日夜苦干,赞助了十几个孩子上大学。

有些人,年轻,力强,富有,却浑浑噩噩、好吃懒做,活得不像个人。

如此强的反差,在人们心里落下了一个深深的烙印,感动的人会流下泪水,明悟的人道一声叹息。在钟余义葬礼的这天,本来毫无名气的这间小小殡仪馆,一下子成了人们蜂拥而来之地。

所有人都在感叹赞叹着这位老人,对着媒体表达着他们的感叹,倾诉着他们的敬佩。

眼睛红肿,哭的像是死去的人是自己的至亲,其实至亲去世他们未必都有如此表现。

语道敬佩,说的好像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