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生意人有多么可怕呀!张嘴儿,动身儿都有他们的利益。他们把点挖到“绝后杵”为止(管点儿花最末一次钱调侃儿叫绝后杵),遇到了忠厚人,用同吃同嫖的手段交朋友。交了朋友,叫点儿心里虽是觉悟了,冲着交朋友的情面,不好意思的和他们翻脸,只好自认倒霉。管施用这种手腕调侃儿叫作“平点”儿。如若是平不了啦,点儿逼着他们倒杵,或是要打官司的时候,他们还有最后一个法子,如同说评书的先生们说拿白菊花一样,三十六着,走为上策,给你个急溜扯活。再不明白,我再补充一句,就是逃之天天了。奉劝社会上好赌的人们,千万别上他的当,花钱惹气,耽误正事,有多么不值!

这些年因卖戏法的冤人太多,到处撞骗,亦有和他们打了官 司的。弄的各省市、各商埠地面上官人知道了他们种种败劣的行为,对他们这行人,不是“卯”喽,便是“淤”了(江湖人管军警机关取缔他们,调侃儿叫卯喽。把他们轰了调侃儿叫淤喽)这些挑厨供生意的人,在这几年虽然遍地都是,因为各处不是卯喽便是淤喽,已然要不能存在了。敝人推测,这行生意还不能说已百年(寿终正寝)了。

江湖彩门之腥棚

江湖人的侃儿,不拘对什么事,凡是真的,调侃儿叫“尖的”;凡是假的,调侃儿就叫“腥的”。

在各省县市、各商埠码头,前几年兴过一种玩艺儿,有“人头讲话”、“六条腿的牛”、“三条腿的大姑娘”、“人头蜘蛛”。江湖人管以上这些玩艺儿调侃儿都叫“腥棚”。足见他们的玩艺儿全是假的。在前些年这几样玩艺儿还盛行一时,这种玩艺儿也都赚钱。原是这样,向来社会风俗专好谈奇说怪。阅者如不信,你买包茶叶到茶馆沏壶茶喝,管保你喝不完茶就能听见些个奇奇怪怪的事儿,何况三条腿的大姑娘、六条腿的牛,花两个铜子就能看一看,谁不想饱饱眼福呀!我看过多少腥棚的玩艺儿,也看不出他们的毛病。有一年我云游到沙河子,那个地方名又叫安东县,是我国木行的大聚处,每年到了夏天,各省木行的人都携带资本到那里买货。安东县最热闹的地方是三不管儿。那个三不管的地方较比天津三不管有过之无不及。在那三不管儿就有个腥棚,亦有三条腿的大姑娘,我看了几次。事有凑巧,有一天他们那腥棚的坎子们,因为向人要迎门杵(即是门票钱)和人打起架来,经我给他们说合了,那个腥棚的老板和我交了朋友。我向他说:“你叫我把合把合门子(即是看看你们的毛病在哪儿)成不成?”他和我很要好的,不好意思说不成,他说:“等到推了棚的时候叫你把合把合得啦!”我听了非常高兴,连地方亦不动,净等天黑了瞧个明白。到了天晚啦,游人俱都散去,他叫我进去看看。到了里面一看,那三条腿的姑娘刚站起来,她站起来亦是两条腿,那地上还掉着一条腿,我看那条腿直动弹,真是叫人纳闷,忽见地上的板儿一起,从地下的坑内蹿出来一个人。我看到此时方才明白,这个三条腿的大姑娘是两个人凑的。在她坐着的底下挖了个坑,内里藏着一个人,藏起一条腿,由坑内伸出一条腿,凑成了三条腿。我将他们的“腥门子”看破了,才知道江湖的腥棚是一腥到底的玩艺儿 (江湖玩艺儿有许多是真的,调侃儿叫半腥半尖。唯有净假的没有一点真的,调侃儿叫腥到底),江湖人管那种玩艺儿叫做“腥棚”是名副其实了。

天桥的摔跤场(1)

在天桥爽心园前头有个相声场,在相声场的北边便是摔跤场。摔跤不算生意。在早年生意场里亦没有这种玩艺儿。秦汉时代管这宗技术叫相扑。宋代叫角力。宋岳飞善拳棒,其拜弟牛皋欲学拳脚,因其蠢笨难学技击。岳飞将拳术中刁拿锁扣,缩小绵软巧,钩挂连环,挨傍挤靠,闪展腾挪,分筋错骨,点穴离位,猫蹿狗闪,兔滚鹰翻等招术传于牛皋。各种动作各种性质,即今日之摔跤也。到了清朝时代始称掼跤,设有善扑营。左翼在东城大佛寺,右翼在西城当街庙,称为官跤场。相传官跤场摔死人勿用偿命,私跤场不能如是。善扑营中扑户、塌希密,皆八旗子弟。塌希密亦不易当,必须在私跤场用功。数年苦功,在私跤场摔成了头路啦,才能由各旗保送往善扑营试艺挑缺,挑上缺才算当上塌希密。凡塌希密升入前五军叫“候等儿”。等到了扑户出缺时,再由堂官监视试艺挑缺,挑中者为三等扑户,再升始为头二等。其升等挑缺啊,弊幕层层。摔的跤好不如有门路,金钱运动。有官有私有弊,昔时官场的黑幕俱是如此,岂止善扑营呢!善扑营有三大技艺:有练摔跤的;有练跳骆驼的功夫,名曰“蹁骣”;有拉硬弓的。

摔跤的功夫讲究欺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