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 (第1/4页)

他的声音很平稳,异常郑重,然而纪青清的身体却都不由得震颤了起来,“你说什么?”

“天下人都知道百里素雪和他交恶,他一生都没有进入岷山剑宗一步的机会。然而就连元武皇帝和郑袖都不知道他为什么和百里素雪交恶,只有我知道百里素雪和王惊梦曾经是好友,现在你是天下第二个知道的。”男子异常感慨的看着她,说道。

“这简直是荒谬!”纪青清想到了更多的旧事,想到更多有关巴山剑场和岷山剑宗的旧事,忍不住寒声说道。

“很多荒谬的事情,往往出自人之情感。”

男子笑了起来,他的笑容也很难看,“只有我知道百里素雪也曾喜欢漫无目的穿行在长陵的街巷之中,只有我知道王惊梦在进入长陵之后不久就相逢了百里素雪,只有我知道百里素雪也将他视为最好的知己。也只有我知道,百里素雪也恰好发现了一些有关胶东郡和郑袖的事情,包括你的那件事情……他在天竺溪和王惊梦最后一次在草庐相见,便是告诉他郑袖并非他所想的那般美好。然而他不相信。”

纪青清沉默不语,她的面容却是开始微白。

男子接着缓声说道,“那人总是以为每个朋友都值得信任,应该信任,尤其是他挚爱的女子,所以他不仅没有相信百里素雪对他说的话语,反而让百里素雪今后不要在他的面前再说那样的话语。”

纪青清第一次没有任何的反驳或是疑问,只是道:“然后百里素雪呢?”

“他只做了些异常简单的事情。”

“他切断了自己和王惊梦所座的竹席。然后不再说什么,返回岷山剑宗,关闭山门,再不出山。”

男子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呼出,惨淡的笑了笑,“我虽然并非百里素雪,但我想那时他一定生气到了极点,一定悲伤到了极点。”

第十六章 谋信

无论友情敌不过爱情,无论悲伤不悲伤,那终究只是别人的事情。

纪青清沉默了许久,然后抬头看着这名男子,缓缓地说道,“你的意思是,只要我见一见百里素雪,自然会明白这是事实。”

“其实你看到你师妹时,你心中已经有了答案。”男子看着她,说道,“你只是想弄清楚很多事情。”

“郑袖还未到长陵,便已觉得我是威胁,必须先将我变成对她没有威胁之人,甚至被她所用。”纪青清微讽道:“当时长陵比我更出名的女修行者也有数名,想不到她这么看得起我。”

“胶东郡有野心,虽占直通海外之便利,又出产丰富,地处旧权贵难以掌控的边远之地,但是旧权贵门阀在长陵和关中一带的积势、财富、以及外通六朝的底蕴,的确是足够有视胶东郡为乡巴佬的本钱。”男子谦恭的轻声说道:“胶东郡想要和旧权贵门阀一争长短,便要有特别之处,胶东郡所靠的并非权财,而是谋和信。”

“谋和信?”纪青清微微蹙眉。

男子点头,道:“这谋和信并非是计谋和守信,而是谋士和讯息。胶东郡养有许多门客谋士,其中大多数只是做一件事,那便是收集讯息,暗中刺探情报。”

顿了顿之后,他接着说道:“不只在长陵,胶东郡在关中和各朝,甚至一些蛮夷之地都布有许多密探,赐予丰厚赏赐,每年都有不少胶东郡选拔和训练出的幼龄童和年轻人被分别送往天下各地,直至今日依旧如此。在被那些旧权贵门阀鄙夷排挤的数十年间,胶东郡所做的一切就是等待着郑袖这样一个人的出现,以及编织了一张这样看不见的网。”

纪青清暴戾的情绪稍消,细思起来,一个门阀,一个郡数十年的积势和谋划,落在自己身上,这不是个人的恩怨所能形容,有些情绪愤恨,简直全无去处。

更多是心寒和恐虑。

即便是明白一切,想要报仇,也没有那么容易。

就在此时,这名在这近二十年一直追随在郑袖身旁的男子又说了一句更让她心寒,让寒冷更加湮灭她暴戾情绪的话语:“有些事情似乎是偶然,但其实早在她在胶东郡还未出发时,便已经注定。原本在胶东郡那些门客的安排里,郑袖应该和百里素雪在一起,而不是王惊梦在一起。”

纪青清身体微微一震,突然笑了起来,“胶东郡是想取代天意,安排每个人的人生?”

男子未管她言语里的寒意和嘲讽意味,只是平静的述说道:“虽然那时王惊梦已经锋芒毕露,但在胶东郡看来,百里素雪远比王惊梦和元武更有优势,在他们那时看来,百里素雪的天赋不亚于王惊梦,岷山剑宗又在长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