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1/4页)

在杨侑组建剿匪部队的时候,主动将人数从一万五千人,压缩到五千人。

事实上杨侑的做法是十分正确的,屈突通在这件事情上十分的配合。

直接将选调精兵的命令下达到每个府卫,剿匪部队选拔出最优秀的精兵。

优秀的兵员才是剿匪连连大捷的最根本的原因。

“关中地区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希望屈将军在在新的一年内,严格布控各郡,预防叛乱的再次发生。”杨侑盯着屈突通道。

“末将遵命。”屈突通郑重道。

现在关中地区好不容易安定下来,正式举国瞩目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了乱子,可要怡笑天下了。

杨侑满意的点了点头,将目光转向文官方向。

“启禀代王殿下,京兆郡百业俱兴,人人安居乐业。去年腊月,京兆郡税收已经达到一百万贯!”颜君成出列,兴奋道。

新年大朝会相当于后世天朝三月份的会议,正式各部门相互表功的时候。

大兴城的税收高达一百万贯,这是帝国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京兆郡一百万贯的税收可是实打实的,没有摊牌,没有加税。

这么高的业绩,在帝国历史上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如此巨大的功劳出现在他的手中,怎能不让颜君成欣喜若狂。

“好!”满朝官员兴奋。

如此高的税收早已经将洛阳城甩的没边。大兴城再一次证明自己的崛起并不是一时的幸运,而是实打实的实力。

“立即向皇爷爷报喜!”杨侑喜道。

“谢代王殿下!”颜君成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满意的退了下来。

“启禀代王殿下!”工部侍郎平弘归出列。

杨侑满意的看着平弘归,这个技术性的官员一生兢兢业业。

更难能可贵的是平弘归技术水平很高,对于杨侑千奇百怪的技术要求总能完成。

“新年之前,整个关中地区,砖路修建已经超过了一千里。”平弘归得意的说道。

“一千里!”满朝惊呼。

原来不知不觉之中,砖路竟然有如此的规模了。

满朝文武现在都知道了砖路的价值,干净、整洁、平坦,快速这些好处都不能形容砖路带来的变化。

或者说这是一种生活,凡是再踏上砖路的那一刻开始,再也没有人想回到黄土满天飞的蒙昧时代。

这也是大兴城能够吸引众多关东土豪涌入的一个原因。

“平侍郎辛苦了!砖路的修建可是归功于工部的大量捐款。”杨侑称赞道。

“那时微臣的本分!”平弘归心中得意,口中谦逊道。

砖路和四轮马车是一荣共荣,一损共损。用四轮马车销售的金钱来扩张砖路,为四轮马车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

同时四轮马车热销,风靡全国,让平弘归声名大振,一吐当年的恶气。

第一百零九章 杨侑的姥爷

平弘归之后,各个部门都报告了自己的情况。

虽然比不上户部和工部这样妖孽的成绩,但是同比去年还是都有大幅度的攀升。

军事上接连胜利,税收上节节攀高。整个京兆郡形势一片大好。

“京兆郡有如此的成绩,全赖代王殿下的英明!”卫文升忽然出列,语出惊人。

要知道虽然杨侑是京兆留守,但是谁都知道卫文升才是京兆郡的实际掌控者。

如今卫文升亲自在百官面前承认杨侑,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不少政治敏感的人不由得浮想联翩。

杨侑不过是个宅男,平时虽然接触不多帝王心术,但是也知道高帽子不能多戴。

“卫师过奖了!侑不过是一介稚童,大兴城能够兴盛,全靠各位大臣们的齐心协力。”杨侑笑道。

“侑在此多谢各位的辅助。”杨侑起身行了一礼。

“不敢,不敢。”群臣连忙还礼。

其实大兴城突然之间崛起,所有大臣都如坠梦里,但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大兴城崛起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流民的涌入。

而流民的事宜都是代王殿下设立的赈灾司主持,可以说何整个朝堂关系不大。

杨侑平息了朝堂的恭维,开口道:“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已经来到。我们不能停留在昔日的辉煌,大业十三年我们大兴城面临的将会更加的艰难。”

这一刻杨侑自信霸道,让人不由的忽视他的年龄,心生信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