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 (第1/4页)

“你有多少货物我全都要了!”一个财大气粗的洛阳商人出现在他的面前。

“啊,你要!”史康没有回过神来。

“不错!”洛阳商人豪气道。

整整五十车货物,史康按照大兴城价格再次加价一半,一共两万贯。

洛阳商人二话没说, 当场付账,然后急匆匆的拉着货物离开,现在洛阳城货物奇缺,早一刻进入,就能多赚一份。

二万贯,扣除一万二千贯的成本,再加上雇用车马的费用,这次豪赌,史康至少赚了六千贯。

然而,史康只是这场财富盛宴的一个先锋而已,在潼关到渑池的道路上,密密麻麻的车队,一眼望不到尽头。

渑池和新安在短时间内繁荣起来,大量的货物商人云集。

两地之间的未修通的砖路成为两都商人心中的痛,就是这一段的泥土官道,让货物运输至少耽搁一天,利润少了一成。

所有人都意识到了砖道的巨大的价值。(未完待续。。)

ps: ps:已经是二百章了,不容易呀!

第二百零一章 首秀

“修砖路?”杨侑疑惑道。

承天殿内,杨侑高高在上坐在王座之上,殿内大兴城众臣林立,这是杨侑第一次主持早朝。

骨仪恭敬道:“金城令郝瑗和延安郡郡守吕清都发来奏折,想让延安郡、金城郡修建砖道连通大兴城。”

如今砖道巨大的作用已经凸显,延安一战和洛阳之战中,砖道快捷的运兵和运送物质要比普通的泥路要快两倍以上。

尤其使用四轮马车,不但速度快,而且运载量超大。

“各位大人如何看!”杨侑将问题抛向众臣。

“启禀代王殿下,延安郡毗邻上郡,需要修通的砖路不长耗费不大,但是金城郡远在西北,途径天水等郡,路途遥远,恐怕难以修建。”崔毗伽皱眉道,他有点不看好修建到金城郡的道路。

崔毗伽话音刚落,新任的民部尚书李仁政接着道:“如今大兴城支援洛阳大量的物质,同时三方临敌财政困难,恐怕难以维持大规模的工程。”

现在已经不是去年了,那时候流民遍地,大兴城需要安置大量的流民,这才大规模的修路。

但是现在大兴城的用工的地方很多,劳动力甚至出现了紧张的局面。

李家湾,鱼塘台田正在紧张的动工,却依然满足不了需求。

洛阳之战让所有人见识了大兴城的强悍,特种剿匪部队更是威名赫赫,这些在洛阳众人面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洛阳一旦开放。立即大批的洛阳显贵,秘密派人在大兴城购置家业,所有人都相信,如果天下还有一个安全的地方,那就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京兆郡大兴城。

鱼塘台田再次热销起来,据杜如晦禀报,七万亩台田已经卖出去四万亩。赈灾司又收益了一千二百万贯,不过这些钱刚一到手,就立即被赈灾司各种巨大的消耗抵消。

再加上洛阳开放。所有的作坊都在大肆招工。大兴城劳动力已经出现在紧张的局面。

“李尚书此言差亦,如今砖道对于运输的便捷已经是有目共睹,只要修通了到金城的道路,到时候大兴城的军队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金城。平定李轨逆贼的难度大大减少。”阴世师道。

现在李轨仗着地处偏远。大势扩张。已经到了必须加以遏制的程度了。

“杜如晦!”杨侑看向下方一个不显眼的位置。

“微臣在!”杜如晦一身五品朝服出列,东宫侍读乃是五品官员。

众臣不由自主的看向杜如晦,此人乃是代王殿下一手发掘出来。主持赈灾司,甚至可以说, 大兴城能够又今日繁华的局面,杜如晦功劳甚大,他能够被代王殿下选中东宫侍读,众臣也不惊奇。

“赈灾司如今可有能力承建这两条砖道?”杨侑问道。

“如今砖道早已经成为百姓出行不可缺少的通道,赈灾司早有打算在关中地区修建一纵一横,两条砖道。”杜如晦沉声道,

“敢问,杜侍读两条砖道分别通往哪里?”骨仪问道。

杜如晦向骨仪行了一礼道:“在赈灾司的规划中,两条砖道都以大兴城为中心,向东通往洛阳,西往陇西,北下雕阴,南抵川蜀。”

“哇!”

众臣哗然,这可是惊天的工程呀!

杨侑点了点头,说道:“砖路乃是我关中的兴盛的基石,无论是商旅通往,还是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