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杨丹一脸坏笑对袁萱说:“袁子你发现没有,楼上那位一看见咱们周大影星,两眼就冒光。”

周珊珊说:“老大你先别说我,你昨天怎么跟那个广东佬阿豪喝了那么多酒?你是不是也对他有意思,我看你们两个人蛮般配的。”

说笑着吃过早餐,三个人分头去忙自己的事,袁萱去了美容美发学校上课,杨丹去一家公司面试,周珊珊到城皇庙拍电影。三个人下午约好了三点半在城隍庙碰头一起买烧纸。

今天周珊珊只有一个走场子的镜头,但是因为女主角一直不在状态,等了整整一天也没轮到她那一丁点的戏份,眼看已经下午五点半了,导演一挥手说大伙辛苦了今天到此为止。周珊珊只好排队去等着卸妆,这时袁萱和杨丹早就在一旁等得不耐烦了,俩人无聊的一根接一根吃雪糕。

杨丹倚在城隍庙门前的石狮子上观赏街景,眼见游人越来越少,附近夜市里卖各种小吃的商贩正在胡同里忙碌着准备晚上的食料器具。不知为什么杨丹觉得有一丝不祥的阴影笼罩着这里。

袁萱忽然对她说:“老大,我看这个牌楼有点眼熟,好象在哪见过,可就是想不起来了。”

她所说的是城隍庙前的标志性建筑物,一座汗白玉的牌楼,上面刻着“东岳大帝”四个字,传说中东岳大帝就是冥府的主宰,有位港商路过这里曾见过城隍爷显灵,所以回香港之后捐献巨款修建了现在这座牌楼。

周珊珊终于卸完了妆,过来和杨丹一起看袁萱说的牌楼,夕阳如血,晚霞似火,映得雪白的牌楼上也蒙了一抹淡淡的金光。

杨丹抬着头凝视半晌,开口说道:“这……这就是我梦中那张全家福照片中的背景啊。”

迷之卷 13“也许是那一家五口人,生前全家来城隍庙玩的时候拍了那张照片,这座庙香火很盛,在这里拍张照片留作纪念也没什么值得奇怪的吧。”杨丹自己安慰自己,定了定神对袁萱说:“别想那么多了,天晚了,咱们进庙里买了烧纸就快回家吧。”

庙里卖香火纸钱的这时候几乎都收摊走人了,找了个人问了一下,那人说城隍庙大殿后边有个看庙的人居住的小挎院,那里面有卖纸钱的。

杨丹三人都是外省的,虽然在这里念了几年书,但是来城隍庙还是第一次,问明了路径就按照那人的指点,找到了看庙人住的小院。

看庙的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妇人,她平时就住在庙里,很少和外人接触,她容貌丑陋,很少言笑,知道她的人都认为她是个很神秘的人,她具体姓什么叫什么也没人知道,当然也很少有人会去注意她这个看庙的老婆子。

她见是三个小姑娘想买烧纸,就进屋取出一大沓子纸钱,在杨丹付钱的时候,看庙的对她说:“你们是遇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对吗?别忙着走,给城隍老爷上柱香吧,保平安的。”

杨丹她们一想也对,什么孤魂野鬼都归城隍爷管,烧个香拜一拜,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看庙的领着三个人进了大殿,这时游客早已走光了,冷冷清清的。

只见黑沉沉的大殿上,居中有一尊泥像,塑着东岳大帝的金身,手持象牙板,腰悬九泉剑,蟒袍玉带,宝相庄严,旁边有个青面獠牙的小鬼双手捧着生死簿伺候着。两侧一尊尊立的都是牛头、马面、判官、无常的泥像。

在看庙的老妇指点下,周珊珊先上了香,又给城隍爷磕了几个头,在木箱里投了十块钱,暗暗祈求自己和家人朋友都长命百岁,袁萱和杨丹也先后同周珊珊一样烧香、磕头、投钱。

看庙的见她们都做完了,就说:“你们再把自己的名字和生日以及祈求的事情写在黄纸上,在殿内的香炉中烧了,这样才灵验呢。”

杨丹三人本来不太迷信,但是经历了那天晚上的鬼压床,又在这城隍庙的大殿之中被里面的气氛所感染,都变得虔诚起来,按照看庙老妇的指点,分别把各自的名字生日和求平安的事都写在一张黄纸上,折了几折,投进香炉里烧了。

看庙的盯着她们把纸烧成了灰烬,满意的点点头,僵硬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毫无意义的笑容。

等到她们从庙里出来,天已经黑了,三个人还没吃晚饭,就近在夜市里找间大排档,随便吃了些沙锅和铁板鱿鱼。

吃完晚饭时间是晚上十点多,前一阵子有个绰号叫小红帽的杀人狂闹得很厉害,那些日子里周珊珊等人被吓得晚上五点以后就不敢出门了,现在小红帽已经被警察打死了,又是三个人结伴而行,在外边玩得晚一些也不在乎,从夜市出来有说有笑的慢慢往家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