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1/4页)

这两天丘元德也和幕僚们仔细的研究过,他们一致认为如果是三十万京营禁军的御驾亲征,那么此战必定可以大胜。

陛下可以借着大胜树立自己在朝堂上和天下百姓心中的威望,而他们勋贵一系可以趁机压倒杨介夫等人,重新回到开国时的荣耀,在这一点上,丘元德和魏士良有着共同的利益,因此他不瞒魏士良,如实的从各个方面将大魏必可大胜的理由说了出来。

交流结束之后,二人同时打定主意,务必要借着这个机会说动陛下御驾亲征。

进到殿内,李圭焦急的问起丘元德该如何应对唐括部犯边之事,丘元德按照之前的约定,从兵员数量、兵甲刀枪、领军将领等诸多方面向李圭进行了一番说明,最后总结道,“陛下,若是派出三十万京营禁军,必可一战大败唐括部,将他们逐出边关。”

这下李圭才放心下来,等丘元德退去后,李圭突然发现魏士良今日似乎有些不对劲,于是问道,“士良今儿个是怎么了?”

“陛下恕罪。”魏士良裂开趴倒在地,小心翼翼的说道,“奴才方才想起了一件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想说就说,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刚去了一件心事的李圭此时心情颇好。

“陛下,既然英国公方才说此战必可大胜,那么陛下何不御驾亲征?”魏士良趴在地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若是大胜归来,则赵王爷为皇考之事谁敢不从?”

嗯?李圭当即站了起来,是啊,御驾亲征然后大胜而还,这可是太祖和太宗才有的荣耀啊,若是朕能做到,群臣还有谁敢不服?李圭的雄心开始燃烧。(未完待续。)

第172章 检阅禁军(一千四均定加更)

李圭登基之初就发布了册封赵王为皇考的旨意,一来是想尽一尽孝道,二来则是要要借此削弱太后的掌控,将朝政重新掌握到自己手中;可惜他的能力尚不足以达成这项目的,内有太后、外有杨介夫,将他的一项项措施化于无形之间,登基至今他就像一个牵线木偶一样受着太后和杨介夫等人的摆布,丝毫没有想象中那般手掌天下权、出口成宪的风光。

去年好水川一败之后文官势力受到重大打击,勋贵一系实力大增,他的处境才好了些,听魏士良这么一说李圭瞬间就想到大胜之后的风光,一时忍不住动心了,可御驾亲征毕竟非同小可,李圭还是有些犹豫,若是胜了一切都好说,万一要是败了他本来就不甚稳固的皇位就要受到巨大的威胁,“此战真的能大胜?”

“方才英国公也说了,唐括部这次犯边的不过十万人,有京营的三十万禁军精锐出马,此战必可大胜。”魏士良昨晚上就将此事琢磨了一整夜,早上醒来又紧急搜集了许多资料,再加上英国公的背书,他对此次大战的胜利深信不疑。

“上次好水川大败是因为领军之人乃是韦竦和姜琦这般不晓兵事的文官,这次若是以英国公为帅,诸家沙场经验丰富的勋贵将领领军,必定不会出现上次的事情。”魏士良见李圭似乎动了心,连忙继续解说道,“依奴才来看,陛下若是不放心,可先去京营之中巡视一番,看看诸军是否能战,之后再做决定不迟。”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确是应该看看我大魏的京营禁军到底是何等模样再做决定,士良说得有理啊。”半晌之后李圭才点头应道。

“陛下打算什么时候去检阅禁军?要检阅那些人马?奴才好通知英国公早做准备。”魏士良趴在地上问道,他知道这次检阅是否能让李圭满意将决定御驾亲征是否能够成行,因此来不得一点儿马虎。

“这次要检阅的人马朕心里已经有了打算,只是通知英国公一事先不着急,等朕要出宫时再说吧。”李圭想起了不久前的那次封爵仪式,若是方才上任的指挥使都能将他麾下的士兵训练的有模有样的话,那么其他久战宿将麾下的士兵理应更加没有问题吧?

李圭到底是当了一段时间皇帝的人,生怕提前放出消息英国公会将其他精锐兵力放到李悠军中来敷衍他,因此并不打算透露自己检阅的时间和目标。

“奴才遵旨。”魏士良明白李圭的想法,叩首应道,但方从皇帝身边离开就派出亲信将此事告诉给了英国公,英国公立即召集幕僚讨论起这件事来。

“公爷,如今京营禁军虽说比去年有起色了不少,可是缺额依然严重,若是被陛下看到了,又少不得生出波折来。”英国公的首席幕僚徐元长不禁皱起了眉头,“若是早些知道陛下要去的地方还好说些,咱们可以提前将其他营的精兵暂时抽调到陛下要检阅的营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