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 (第1/4页)

虽然算是道歉,语气却比较生硬,倒是没有多少服软的意思,可以看出,这位姑娘是个少有道歉的。

张海平作为一个男性,也不好在这上面纠缠,只得岔开了话题:“听闻余姑娘你是和家人一起来的,怎得没有一起?”

余若水脸色又变差了,脱口而出:“那几个家伙,就知道招蜂引蝶,这次要是入不了蓬莱派,回去看爷爷不打断他们的腿。”

余若水这话一说,大家就不好接话了,当即沉默了一下,而后,谢罡连忙说话,吹捧起了张海平来。

一番询问下来,谢罡和张海平这才发现,原来,在场之人,修为少有比张海平低的,李无情、余若水和石轩的修为,都要比张海平更高。

这个结果一出来,谢罡和张海平就尴尬了,于是,两人只得埋头吃饭,很少讲话了,倒是李无情、石轩和余若水、周蝶兰间或着交谈几句,逐渐熟悉了起来。

接下来这两天,张海平和谢罡又结识了很多修士,在船上呼朋引伴,一副大佬姿态,很是逍遥。

对于李无情和石轩,张海平还是很客气地打招呼,偶尔攀谈几句,只是,不如之前那么热情了。

而谢罡见到二人则是万分尴尬,基本都是低头擦身而过,少有说话的。

倒是与余若水、周蝶兰渐渐熟悉了起来,偶遇了几回,几番交谈之下,成了普通朋友。

------

船行两日,终到地头。

这日傍晚,海船前方出现了一个郁郁葱葱的小岛,小岛上有一座玉楼,足有百丈高,深入云端。

诸位修士一阵欢呼,因为这小岛就是此行的目的地了,蓬莱岛的迎客岛。

下船之时,恰好遇到余若水和周蝶兰,便在一起了,跟着前面的好几百号修士一起下船了。

见船上的人都差不多下来了,一名身着蓝色道袍的中年男子对众人说道:“在下是蓬莱派外门执事李真,请各位跟随几位外门弟子前往玉楼。”

声音不大,但在场每个修士都听得清清楚楚。

跟随着几位外门弟子,众多修士在林间缓慢穿行,足足走了一刻钟,才来到了玉楼之下。

这玉楼美轮美奂,光彩照人,上半段在白云之间若隐若现,看起来仿佛仙家所在,气派不凡。

进了玉楼,只见白玉铺成的台阶弯弯绕绕,盘旋往上,一直到肉眼看不见的尽头,青玉铸成的楼身垂下一道又一道蒙蒙清光,将整座玉楼衬托得好像仙境一般。光影晃动间,还能依稀看到白玉台阶上升腾起来的玉烟,众人不由自主地深吸了一口气,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

“好美啊。”余若水和周蝶兰喃喃自语道。

这玉楼看起来只有百丈高,可众人行走在台阶上,却是觉得远远不止如此,因为他们已经走了足足半个时辰了,可这台阶看起来还有很长。

在一番坚持之下,终于到了台阶的尽头,前方出现了一道闪着清光的玉门,穿过玉门,外面是一个方圆几十丈的白玉底平台,在日光下闪烁着柔和的白光,和如水洗过的蓝天相映成趣,四周是各种形状的白云,呼啸着从耳边刮过的则是高空的狂风。

环顾了四周一下,见到的都是前面上来的修士,只有正前方平台边缘坐着一个穿月白色道袍的年轻男子,正盘腿闭目坐在那里,似乎身后的百丈高空就如平地一般,安然祥和、专心致志地修炼着。

这年轻男子看起来普通,可只看在这狂风肆掠的高空,他的道袍和头发都纹丝不动,就知道他绝不简单了。

李无情、石轩和余若水、周蝶兰站到旁边等了一会,到修士都来得差不多了,那几位外门弟子才从玉门中穿了出来,走到那年轻男子的身边,很是恭敬地行礼道:“谢师叔,人都来齐了。”

年轻男子这才睁开双眼,站了起来,镌秀的脸上是温和的笑意,对着诸位修士平和地道:“在下蓬莱派谢方伟,让诸位久等了。”

谢方伟此人,资质不错,是蓬莱派九大真传弟子之一,既是诸位真传弟子中实力最强的,这一代真传弟子中最有希望结成金丹的,同时也是最低调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谢方伟虽在金丹这一关卡上卡住了一些时日,但是,凭着不屈的坚持,终成上品金丹。

话一说完,谢方伟袖袍一卷,整个玉楼顿时放出蒙蒙清光,接着众多细小清光汇成一道粗大的清光,往白云翻滚的另外一边投射而去。

几个呼吸之后,这粗大清光就稳定在了那里,仿佛一座桥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