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 (第1/4页)

“那也未必,如何证明他们真是私奔?并没有目击证人看到两人一起走,金署长的证人只能证明姓华的是跟在齐莲香身后,很有可能是跟踪,在无人处再做坏事。”

罗隐分析道。

“可是那齐莲香也有留书的,那不就是证据吗?”

“过犹不及啊,两个人你也留书他也留书,这都私奔了,华少爷还能说是担心老母,齐莲香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哦,金署长,这齐莲香有无生育?”

“没生,所以齐莲香才整日吃斋念佛,去灵龙寺求子。”

金署长很能干,调查的比较清楚。

“那就是了,她又没孩子,留书做什么呢?气她男人?”

苏三眼睛一转,觉得罗隐说的在理。

“那华家少奶奶和齐莲香关系如何?”罗隐问。

“关系挺好的,齐莲香是旧式人家出身,针线活做的好,华家少奶奶和她学绣花两人还是结拜姐妹。这大少爷一走,大少奶奶那真是可怜的。哎呦,你是不知道,华家大少奶奶真是个贤良人,长的漂亮,性格也好,说话做事那个有派头哦,不知道大少爷怎么想的,放着家里的珍珠不要,非要鱼眼睛。啧啧。”

金署长格外感慨。(未完待续。)

第七章 寺院后的土地

天擦黑的时候,苏三和罗隐来到灵龙寺外。

这灵龙寺虽说在城郊,但因香火旺,来往人多,附近的小贩聚集而来,特别是初一十五时尤其热闹,隐隐有形成庙会的样子

两人本来一路上讲着案情,苏三忽然闻到一股熟悉的香味。

那是香菜、虾米、香油、猪油忽然浇上热汤头的味。她举目四望,看到不远处靠着一片树林有个馄饨摊子。

红色的火苗舔着锅底,朦胧的水汽荡漾开来,像是电影院的幕布。

“我饿了。”

苏三吸取教训没有直接走向馄饨摊,而是将目光投向罗隐。

“你是想吃馄饨了吧?”罗隐笑了。

苏三格外惊喜:“你……你也看到了?”

“那么大一摊子,我又不近视。”

罗隐笑着来苏三在馄饨摊长凳上坐下。

“两碗小馄饨。”苏三高兴地喊。

她回过头去看,摊主是个年轻的姑娘,只是隐在树影中,看不清相貌。北方高大的泡桐树,虽然落光了叶子,那支棱的枝桠像是一把巨伞的伞骨,撑着冬日里的最后尊严。

这是寺院后面的一片林子,透过周围树干枝桠的缝隙能看到里面是一大片的土地。

“这是灵龙寺的地吧?”那姑娘送上馄饨的时候,苏三问。

“是啊,这地还不小呢,都是和尚们自己种,地里还有栋房子,是夏天看地的和尚住的。”那姑娘笑眯眯地回答。苏三这才看清了她的脸,白白的一张圆脸,五官像是画上去的,细眉细眼的,嘴角总喊着笑,像是……像是今天在街上看到的杨柳青画里的人物。

苏三心里纳闷,可是馄饨的香味让她食指大动,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去。这家的馄饨汤里还加了一汤匙虾子,汤鲜的简直要让人吞掉舌头,苏三哪里还顾得上去看摊主长什么样子。

“那块地里有个房子?”

罗隐先吃完馄饨,站起身背着手透过树林枝桠往地里看。

“嗯,姑娘说是夏天看地的和尚住的。”

苏三抽空答应一声,又大口地喝了一口汤,温暖的汤顺着喉咙下去,浑身的毛孔都舒服地歌唱。

寒冷的冬日晚间,能就着炉火喝一碗热汤,简直是人世间最舒服的事情。

“那地里还有几个土堆模样的东西。”

罗隐指着那地说。

看着苏三也吃完了,馄饨摊的姑娘笑了。

“两位一看就是城里人不知道乡下地里的事情。”

姑娘说道:“看你们吃完了,我才敢说,那几堆是农家肥,攒一冬的肥料发了以后到了春天用。这田里都是如此。”

听了这话,罗隐仔细回想一下路上所见,似乎还真是这么回事。

于是他点点头说:“原来是这样,这种地的规矩还真多啊。”

“姑娘,这庙里的和尚也会关顾你的生意吧?”

苏三想从姑娘这打听点消息。

“嗯,几个执事有钱是会来的,不过这寺里的执事僧人也不都是有钱的,有个智慧和尚就穷的很,他是负责这一大片地的,苦没少吃力气没少出,可是没钱呀,从来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