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 (第1/4页)

能。

只要李知府答应出售给他成砂便可以了。

“多谢府尊大人。”

宁修冲李知府深施一礼,喜声道:“等到新式琉璃做好,学生一定第一时间送到府衙来。”

“恩。”

李瑞又端起了茶杯品起茶来。

宁修连忙拱手道:“府尊公务繁忙,学生便先告退了。”

李知府也不说话,只微微颌首以作示意。

宁修退出了书房并没有直接离开府衙,而是去了六房之一的工房。

明代各府州县仿自朝廷六部设立六房,分理一应俗务,知县、知州、知府只是抓总,对具体情况不需要太了解。

六房的长官叫作经承,但这是文雅的说法。通常情况下便用各房之名加一书字称呼。

举个例子,这位掌管工房的吏员头目便称为工书,又因为他姓杜,便称之为杜工书。至于各房中的其余办事的人则称之为胥吏或者书吏。所有吏员统称为典吏。一般各房的典吏在十人到二十人之间,编制如此臃肿,办事效率自然不算高。

六房分列大堂两侧。大堂左侧为吏、户、礼房。大堂右侧为刑、兵、工房。

宁修要去找的杜工书就在工房。

工房的主要职责是工程营造,也包括开采矿山,权力不可谓不大。

宁修来到工房后见大门开着便拔步走了进去。工房是一间低矮的屋子,里面大约摆了六七张公案,十来名书吏两人一桌,正自闲适的聊天喝茶。

宁修见到此种景象不由得苦笑,古往今来国人做官任吏的习惯果然是没有变化啊。

“咳咳,不知哪位是杜工书?”

宁修不认识杜工书,只得抱拳环了一圈朗声问道。

一个身着青色棉袍的男子应了一声:“杜某便是,这位公子有何贵干?”

宁修定睛瞧去,只见这位杜工书三十来岁,身材高挑样貌也算俊秀,不由得心生好感。

“在下宁修,乃是江陵县学生员。方才宁某求见府尊,获得府尊允准可以用市价购买成砂,府尊叫某直接来找杜工书。宁某此番叨扰了。”

“大老爷的命令?”

杜工书愣了一愣,连忙起身迎了过来。

“宁公子快坐。”

杜工书拉着宁修坐了下来,就像多年未见的好友似的攀谈了起来。

“宁公子且放心,前两个月开采的成砂现在就存在仓库里呢,宁公子想买多少都行。就按照府尊说的,宁公子出市价即可。”

衙门中办事是极为讲究规矩的。不该问的事情一定不要多问。

杜工书深谙此道,他倒不担心宁修假传命令。宁修即便要买也不可能立即买,怎么也得等年后了。这种事情他肯定是要和府尊大人确认的,到时候一问便知。

。。。。。。

。。。。。。

第一百八十八章 新年(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宁修心中大喜。

杜工书果然是个靠谱的,他本以为还要与他讨价还价一番,谁曾想人家直接允了下来。

知府大人的命令果然还是好使啊,即便底下的小吏想要好处也不会明着刁难。

不过宁修却也不是食古不化之辈。既然杜工书这么配合,他也没道理不打点一番。

以后他少不了和杜工书打交道,不处好关系只靠知府的命令来压人可不行。

须知阎王易惹,小鬼难缠。真得罪了这些具体办事的人,有的是苦头吃。

宁修从褡裢里掏出二十两银子递给杜工书笑着道:“这是宁某的一点心意,杜工书拿去给诸位书吏买些酒菜。”

“啊哈哈哈,宁公子太客气了。”

杜工书虽然嘴上如是说,却以飞快的速度把银子收好。

“能够有幸认识宁公子,真是杜某的福分啊。”

礼多人不怪,宁修也拱手道:“马上就要过年了,宁某买来成砂也没有用,便等到年后再来购买成砂,杜工书意下如何?”

“哈哈,正合吾意,正合吾意啊。”

杜工书捋着胡子笑的别提有多开心了。

“实不相瞒,今天是衙门办公的最后一天,仓库的吏员多半都已经提前回家了。”

宁修听得那个瀑布汗啊。官员们尚不敢提前放假,这些小吏们却是全无顾忌。

“既如此,咱们便一言为定。一过完年,宁某可要再来叨扰杜工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