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2页)

飘扬的黄手绢

那个秋夜里,月亮又圆了。我叩开了你的门。

我记起了一个哲理故事:当你敲一位老太太的门时,她会询问清楚后才把门裂开一条缝,仔细打量个遍,然后才会对你敞开大门……

你听说过这个故事吗?

如果你也只裂开一条缝,我会趁你打量的瞬间,勇敢地闯进去!

我认识你,是在两年前那个秋天。你没有察觉,我是悄悄地。

从那以后,我便决定开始远足。我不怕征途的遥远,也顾不得跋涉的艰辛,因为我横了心!我想,终有一天会到达终点,那里一定会飘扬着一长串黄色的手绢。

就在这个秋夜里,我梦见了许许多多向我飘扬的黄手绢……

童 年 散 章

三峡石

家乡的小河上,有一条破旧的小渡船。亮娃爸爸从亮娃爷爷手中接过那杆黄亮亮的篙杆,成了小船的主人。

亮娃五岁那年的夏天,爸爸随着小河去了,再也没有回来过。妈妈没有掉一滴泪水,至少亮娃没看见。亮娃知道,爸爸是为了救石娃而去了的。

后来,妈妈收下石娃做了干儿子。

亮娃长大了,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读书。离家时,妈妈特地从小河边捡了一枚光滑滑的三峡石,要亮娃带上,说:“亮娃儿,不要忘了这条小河!”

亮娃一直把这枚三峡石带在身边。

一天,石娃从家乡寄来一个包裹,里面全是五光十色的三峡石。亮娃把这些美丽的小卵石放进一只盛满清亮亮江水的蓝花大海碗里,摆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妈妈送给的那枚,放在最上面。

来访的朋友都被这些三峡石吸引了,睁大眼睛观赏,嘴里不停地赞美。这时,亮娃就坐在一旁静静地品味着朋友们的乐趣。

妈妈曾告诉过亮娃一句话:“一枚三峡石藏着一个神奇的故事!”

哦,故乡美丽的三峡石!

小鱼儿

腊月里,家家户户都忙着办年货。

爷爷和幺爸为了给团年作准备,要去堰塘打鱼,我一蹦一跳地跟在后面凑热闹。

幺爸的手很有力,网撒出去圆圆的,准能网到大鱼。他慢慢地收着网,快要出水面的时候,猛地一使劲儿,网就提上来了。哈!有一条,好大的一条鱼呀。

爷爷乐得翘起了山羊胡,口水从他那衔着黄铜烟杆的嘴角边流了出来。

网里还有一条活蹦乱跳的红红的小鲤鱼,很好看,我欢喜地跑到幺爸跟前,叫着:“我要,我要!”

幺爸不答应。他说,这条鱼儿还小,应放回塘里养着。我不依,便一屁股坐在地上撒起娇来。爷爷只好叫幺爸把鱼儿给了我。

我一下子从地上爬起来,抓起鱼儿就往家里跑。我把它养在一只盆里,还放进几根水草,一心想把小鱼儿养大。

可没有几天,小鱼儿却死了,是它自己从盆里蹦出来渴死的。看着死去的小鱼儿,我悄悄地哭了,哭得好伤心呀。

抹着湿润的眼睛,我把小鱼儿放回了堰塘,可它永远也不会活过来了。

线

田坎上点缀着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儿,白的、黄的、蓝的……哦,春天来了;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忙碌起来。

从屋后的竹林里砍来一根青竹,划成细细的蔑条; 把蔑条扎成一只只蜻蜓、蜈蚣、蝴蝶、燕子,再拿出珍藏了许久的专门做风筝的薄纸,细心地糊在它们身上,按它们的本来面目,加上自己的想象,涂上五颜六色。

春风轻轻地吹,一只只美丽的风筝在高高的天上曼舞。村外的田野里,后山的荒坡上,尽是一些牵着风筝的小孩子在跑、在叫、在笑、在跳,一片欢快的景象。

五岁那年春天,我做了一只风筝,是我做成的第一只风筝。

我的风筝不那么好看,伙伴们都嘲笑说像只老母鸭。我心里难受极了。等伙伴们放完风筝都回了家,我才悄悄地把风筝放上了天。风筝很听话,迎着轻轻的春风飞上了高高的天空。

我牵着线,望着风筝,跟着它轻快地跑,跑着跑着,可能拉风筝用力过猛,或者线旧损了,反正,风筝离开我手中的线,飘走了,飘到山的那边去了。

我很想哭,那只风筝我花了好多好多的时间才做成呀!可我没有哭,我想,重新再做一只……

后来,我很快又做了一只风筝,比先前那只更好看,飞得更高。

不过,我还一直保存着第一只风筝挣断了的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