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这四条交通线的开辟成功,实现了东北局将朝鲜北部作为隐蔽的后方,支持南满作战的方针,解决了各根据地人员和物资转运问题,将北满、南满和旅大根据地联系到了一起。为同统一和协调驻朝鲜苏军、中共中央东北局和抄写三方关系,在平壤成立了军事合作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解决对进入朝鲜境内的东北中###队的整顿、控制和为他们提供医疗和休息场所,以及过境问题,朝鲜的粮食食盐、工业品和苏联的军火向东北转运以及朝鲜与东北贸易问题。1946年11月,国民党军队以优势兵力进攻南满。中共南满部队主动放弃安东、通化,先后有18000余名伤病员、家属和后勤人员撤到了朝鲜境内;有85%的战略物资转移到鸭绿江以东。在安东、通化收复后,绝大部分人员经陆上通道回到了东北解放区,两万余吨战略物资几乎完整无缺的运回了南满。①经这四条交通线使北满的粮食和煤炭,大连的食盐、布匹、医药和医疗器械以及工业原料等得到了交流。所转运的物资已经无法全面统计,仅有据可查的,1947年头7个月就转运了21万吨,1948年全年为万吨。过境人员1946年下半年有18批计3000人,1947年春由安东去辑安的有2000余人,由大连去临江者3000人,由大连去北满的干部2000余人。到1947年6月总计经朝鲜过境者不少于10000人,辽东地区随来随往者,尚不计其内。1948年通过图们—南阳口岸的过境人员达8685人。许多著名人士,如李济深、沈钧儒等人参加新政协会议时,都是从香港,经海上通道,转赴哈尔滨的。途经陆上通道的中共高级党政干部有陈云、李富春、朱瑞、刘亚楼、肖华、张爱萍、韩先楚、周保中、于若木、蔡畅、李立三、伍修权、腾代远、韩光、欧阳钦、何长工、杜平、李一氓、吕东等。②

另两条重要水、陆通道是中长铁路和松花江航道,这是直接与苏联沟通的生命线。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中长铁路由满洲里经哈尔滨至绥芬河的北线和由哈尔滨至旅顺口的南线所组成,国民党军队仅仅控制了南线的长春以南至旅大地区的路段,而北线基本上由东北民主联军所控制。由于北线分别与苏联境内的外贝加尔地区和远东地区相连接,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在苏军进军东北期间,日本关东军在仓皇撤退的同时,破坏了长达1500公里的铁道,摧毁了电讯联络和信号系统,炸毁了铁路桥梁和供水设备。日军还破坏了海拉尔、博克图、横道河子、牡丹江等铁路大站的机车库,拆除了57个车站和会让站的线路,炸毁了东北最大的牡丹江蒸汽机车修理厂,可以说整个北线被彻底破坏掉了。在苏军进军东北之日起,苏联技术工程人员就随军展开对该线的改建和修复工作。1945年8月10日,第一辆火车头开到绥芬河车站,铁路之恢复工作即宣告开始。③哈尔滨是中长铁路最大的铁路枢纽。9月4日,一批苏联铁路专家抵达哈尔滨车站。紧张的铁路恢复工作首先在“哈尔滨铁路连接点展开”,他们在中国当地居民的帮助下,战胜了了滂沱大雨和泛滥江河所造成的威胁以及各种困难,将1435毫米的日式窄轨改为1524毫米的苏式宽轨,并修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线路、桥梁和铁路附属设施。④

国民党军队占领南线后,疯狂迫害苏联铁路员工,在沈阳、四平等地苏联员工的住地架上铁丝网,强行进入苏联公民住宅,对苏联公民进行搜查、抢劫、嘲弄和侮辱,甚至绑架、游街,直至杀害。中长铁路公司已经无法作为中苏合营企业营运下去了。中长铁路局长茹拉夫廖夫率领一个铁路员工小组转赴哈尔滨,与东北民主政权合作。⑤以茹拉夫廖夫为首的铁路员工小组的到来,不仅是带来关键的铁路技术力量,而且还具有巨大的政治意义。它的到来,一方面保证了长春铁路北线的迅速恢复(到1947年春,从满洲里到外贝加尔斯克,从绥芬河到格罗捷科沃一线实现了联运),还表明苏联已经将中苏最重要的经济合作部门的合作对象转移到中共方面。

松花江航线是北满根据地与苏联联系的另一条交通大动脉。1947年4月,在苏联远东外贸运输公司哈尔滨分公司的协助下,开通了松花江航线,在佳木斯、富锦等处修建了码头,在哈尔滨增建了码头,从当年5月,苏联船只从布拉戈维申斯克、哈巴罗夫斯克、共青团城向松花江中国各港口定期供货。⑥当时,位于航线上的佳木斯市是仅次于哈尔滨的第二大城市,是东北解放区最重要的后勤基地,军事院校和中心医院,重要作战物资都集中在这里。东北局成员张闻天与苏联外贸和运输部门密切合作,在1947年和1948年松花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