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 (第1/4页)

这位将军一生行事果决,建立功业无数,唯有在逼死贵妃这件事上,做得有些不够光彩。只是不知为何扮起了镖头?

莫非历史记载不详,这位将军还有第二职业不成?

陈玄礼此刻对天生是惊若天人,忙道:“不敢有瞒小兄弟,我正是陈玄礼。”

天生皱眉道:“可是按理将军此刻应在李……圣上身边才对,为何会假冒威武镖局呢?”

他险些脱口叫出李隆基的名字,想起如此称呼大为不妥,才临时改口。

陈玄礼叹道:“三军行于马嵬坡前,粮草已尽,连圣上每日也只得一碗粟米充饥,玄礼无奈之下,才率人出外采购粮食,为防被人怀疑,才扮成镖局中人的模样。

“只是想不到会在这里遭遇强人,若不是仙……天生小兄弟出手相助,玄礼便要愧对圣上了。”

说到这里,陈玄礼作势又要下拜,却被天生一把扶住道:“陈将军你有话就请说,请不要这样拜来拜去的,天生实在不习惯如此。”

陈玄礼见天生剑法精绝,人又如此谦虚,心中好生敬佩,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忙道:“小兄弟定是天外仙童,见我大唐有难,才会出现于此地。

“玄礼……玄礼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小兄弟随我去见圣上,如能得小兄弟助力,则圣上无忧矣。”

天生不觉好笑,这位陈大将军说来说去,原来是要自己做李隆基的保镖,不由心中一动:“那位绝色佳人杨玉环和杨国忠都是姓杨,正应了大师的偈语,看来自己是一定要去趟马嵬坡了,只是不知那杨贵妃是否真有那么美,比不比得过我的晓雯?”

陈玄礼见天生沉思不语,还当他有心推托,不由大是着急,正要再出言恳求,却见天生笑道:“也好,我就随陈大哥你走一趟。”

陈玄礼不由大喜过望,有了这位少年剑仙相助,圣上当可万全。

更妙的是,这位少年剑仙竟称自己为陈大哥,陈玄礼不免有些飘飘然起来,全身十万八千个毛孔大开。

由此向西折行数十里,便到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马嵬坡。

天生端坐马上放眼望去,只见此地林木森森,阴气尤重,果然是一块不祥之地,心中顿生感慨:“宛转娥眉马前死,这里就是一代佳人杨玉环的葬身之地了吧,佳人本无罪,只是不该错生杨门。

“昙云大师的偈语中有”遇杨而住“一句,莫非自己与杨玉环有缘?若真是如此,倒要救她一命了。”

陈玄礼引大队直入营地,唐军在这里已驻扎多日,立起了一个中等规模的营盘,只不知是缺少灯油还是为了安全起见,营中并没有点起多少灯火,看来有些阴暗。

陈玄礼安排手下卸下车上的粮食,拉着天生的手道:“天生小兄弟,圣上想必早已望眼欲穿,我等先去见驾。”

天生点了点头,随陈玄礼走去,想到自己很快就要见到历史上毁誉参半的唐玄宗李隆基,心中不免有些紧张。

随陈玄礼来到一个明黄色的大帐前,陈玄礼低声向帐前守卫的军士说了几句。

不多时便从帐中走出一名年约五旬、发已花白的老太监,尖声道:“皇上有旨,宣陈玄礼见驾。”

天生与陈玄礼并肩走入帐中,只见帐中甚是空旷,一色黄绫铺地,一名身着黄袍的老人端坐在长条书案后方,眉宇间隐有忧色,正在呆呆出神。

他身旁并无多少卫士仆从,只有那个老太监侍奉左右。

天生心道:“这位想来就是李隆基了,看他神色枯槁,仿佛将死之人,哪里还像史书上所写的中兴大唐、创建开元盛世的一代英主?”

陈玄礼拜伏于地道:“臣陈玄礼叩见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生来自现代,此刻又正一心看着唐玄宗,竟忘记了应该下跪。

站立在玄宗身侧的老太监见天生竟敢不跪,喝道:“大胆,你是什么人?见了圣上竟敢不跪,还要脑袋不要了?”

玄宗摆了摆手,道:“高力士,罢了。朕连大唐江山都丢了,还讲究这些做什么?陈将军,这位少年就是你所说的剑仙吗?”

陈玄礼忙将天生如何斩杀贼人的事述说一遍,道:“若非天生小兄弟以飞剑退敌,圣上只怕就见不到微臣了。”

玄宗仍有些不敢相信,目光望向天生道:“莫非你真是传说中的剑仙?”

天生心道:“昙云大师偈语中所指之人,似乎都在这位皇帝身边,不管偈语的真意如何,自己若能得这位皇帝看重,行事也可方便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