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部分 (第1/4页)

羡慕死为兄了啊。”

小生嘿嘿笑了起来,伸手搭住他肩膀,眨了眨眼道:“这功劳还分什么你的我的,这二十万张幻神符么,就当是我送给大哥的见面礼好了,大哥要拿去立功也罢,自己留着也罢,那可不关兄弟的事了。”

子非鱼一愣,随即明白了小生的意思,顿时开心地哈哈大笑:“好兄弟,果然是好兄弟!”

晋宁城的冬天比夏季更为难熬。

早晚的酷寒就不必说了,到了中午总算是暖和了一些,可以穿上厚厚的棉衣出门了,可那遮天蔽日的沙尘却几乎让人窒息,最要命的还是来自大漠深处的刮面如刀的寒风,若是不在脸上涂一层厚厚的油脂,真能被这风割出几道口子来。

晋胤现在的心情,就像这晋宁的天气一样,阴霾而又冰冷,还带着几分狂暴。

就在昨日,从京城传来了晋帝驾崩的消息,晋国的这块天,是彻底的崩塌了。

这对晋胤来说并不算什么坏消息,这件事本来就是由他一手促成的。

可令晋胤万万想不到的是,内庭首辅蒋子兴,竟然联同大将军丁奉,秘不发丧,先行拥戴晋绍安登上了皇位,而后才将这消息通传至各路藩王。

虽然晋宁铁谍在京城也有许多耳目,提前将消息传来,但晋胤得到消息的时候,却也为时已晚,晋绍元早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而蒋子兴与丁奉秘不发丧的理由,却是“国家外有强敌环伺,内则藩王势大,一日不奉储君,恐与国不利,乃先奉新君,后致丧于藩王,此为守成中正之法也。”

“放屁!”晋胤将手中塘报狠狠撕成了碎片:“什么叫做藩王势大,什么叫做一日不奉储君,恐与国不利?这不是骂我们这些王爷要造反么?哼,晋国之事说到底也还是我们家里的事,又关他蒋子兴什么事了?”

见王爷发怒,银安殿内一时静了下来,无人敢说话,生怕遭受池鱼之殃,就连两位世子也不例外。

“史总管,你怎么看这件事?”

被晋胤称为史总管的人名唤史进,已是位七旬老者。看他白发苍苍,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只怕没人会相信他便是晋胤的心腹大臣,不但身兼王府总管、晋宁铁谍总管、还挂着殿前参知议事,三职在身,绝对是宁王最信任的重臣。

史进咳嗽了一声,看看左右大臣,一摇三晃地自班中出列,道:“蒋子兴不过一无知文人也,能懂得什么治国道理?王爷又何必因为这样一个人动怒呢?”

“他无知?只怕不见得罢?”晋胤摇头道:“正是他以秘不发丧之法,使晋绍安顺利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我看他倒是一个干才啊。”

“王爷有所不知。”史进慢吞吞地道:“蒋子兴与丁奉所拟的这份公告,除了显示出他两个量狭猜疑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作用了。本来若只有这一份公告和秘不发丧、皇太孙登基之事的话,倒也罢了,可属下接到线报,皇太孙与蒋、丁二人似在研究”削藩“之事。”

“削藩?”

晋胤的眼睛顿时瞪了起来,天下各家亲王之中,以他的势力最大,若削藩之事是真的,这不是在针对他么?

史进道:“咱们这位皇太孙和蒋丁二人自以为聪明,为防意外,竟准备借这次各位王爷进京的机会,软禁各位王爷,以求达到削藩的目的,呵呵,如此一来,天下人的同情心还不是要转到各位王爷这边来了?”

晋胤双目一亮:“消息确实么?”

“请王爷放心。”史进笑道:“咱们晋宁铁谍也不是白混的,消息绝不会有错。”

晋胤沉思了一阵,道:“此事虽对我有利,不过本王也是要去京城奔丧的,到时如被软禁,岂不是麻烦。”

他虽然是已结成内丹的高手,可那京城中藏龙卧虎,更有几名据说功力高不可测的皇室供奉,如此孤身犯险,可实在不划算得很。

晋武国想也不想就道:“既然危险,父王就不要去了。”

晋白道:“二弟错了,若是父王不去奔丧,天下人都会说父王不孝,道理可就不在咱们一边了。”

晋胤点头道:“正是如此,不可不去,去又有危险,这可让孤王难为了。”

晋武国道:“不如父王称病不去,让孩儿代替父亲去就是了。”

有这样表忠心的机会,晋白如何肯放过,忙也道:“孩儿也愿替父王前往。”

晋胤望着他两个点了点头,道:“你二人有此孝心,父王已感欣慰。只是你们两个都是父王的骨肉,父王怎会让你等涉险,此议不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