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哦。是张立啊。进货回来了。路上都还顺利吧?”老汉地声音也是声若洪钟。丝毫不见老态。

“嗯。托您老地福。一切都还顺利。”张立毕恭毕敬地样子到有点像是小学生见家长地模样。

“这一次的山货数量太多,那些毛头小子毛手毛脚的,我要是在家里也放心不下,就跟上来看看了。”吴老汉回答了张立刚才的问题,又用手指了指岑佳华,问道:“这位小哥是?”

“哦,榕树村老陈的亲戚,说是要进山去玩耍的。”张立拉过岑佳华,向他介绍道:“这位是敢下村的吴老爷子。”

“吴老爷子,您好,我叫岑佳华,第一次进山,还请您多多关照。”看着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岑佳华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祖父,嘴里自然也是有礼貌得很。

“嗯,欢迎啊!能进山来都是我们尊敬的客人,只是小老儿现在有事情要办,等回村子的时候,如果你还在,倒是可以痛饮一番。”说罢,老爷子双手抱拳,拱拱手,转身而去。

岑佳华看着对方的身影快速地消失在丛林深处,不由地有些感慨这位老爷子的豪爽。

“这位老爷子就是这样豪爽的人,方圆数十里的村寨都有着很高的威望。”张立看着岑佳华还在怔怔地看着马帮消失的方向,就对着岑佳华喊道:“时候不早了,我们也该上路。”

张立用手拉了领头马的缰绳,把它带上山路,吆喝一声,头马就主动带着后面的两匹马走起道来了。这些马匹并不像岑佳华在影视作品里面所看到的马那样高大雄峻,它们身材矮小,但是四肢粗壮有力,即便驮着沉重的货物,走起山路来依旧是稳稳当当。

走在后面的岑佳华和张立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话,总算是对于马帮这种古老的运输方式有了一些了解。

在西南山区,因为山高林密,自古以来很少能有公路通到群山之中的村寨,山民们与外界的物资交流除了肩挑背扛之外,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马帮了。

马帮选用的马匹大多是本地出产的一种矮马,这种属于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的马匹虽然是体型矮小,但是负重、爬坡能力却是出众,是当地山民的好帮手。

马帮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把各个村寨里面收集的山货集中起来,运送到山外贩卖,借此换回生活必需品带回家。这种原始、传统的运输方式在这片土地之上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即便是已经进入了21世纪的现在,在大山深处还没有通公路的地方,这种奇特的现象也依旧存在。

张立的马队是属于他自己家里的,他把家里最近一个月收集的山货拉到了县城,然后换回了现在马背上的这些货物。煮菜用的食盐、晚上电灯用的火油、砍柴用的镰刀、娃娃用的玩具还有很多很多岑佳华听起来都很陌生的物品就是张立一家子最近一个月以来的全部收获了。

经过一番交谈之后,岑佳华才发现张立其实才不过三十,但是在岁月和生活的压迫之下,看起来却好像四十左右的人。

“小岑,你怎么想到要进山来玩呢?山里面很危险的,就是我们这些跑惯山路的山客,每一次走山道都还是有些忐忑不安呢。”张立有些不解岑佳华的举动,在他看来,这个穷山沟有什么好瞧的?非得急巴巴地从山外进来,还带了一只宠物狗,还以为这山林是县城的街道吗?

“呵呵,我就是想看看这大山的样子,你不用担心的,我受过训练,在林子里面也不会有危险的。”岑佳华摸了摸脑袋,笑着道。

“哦,这样啊!”张立没有碰过驴友,但是既然岑佳华这样说了,他也只好选择相信,没有再寻根问底。

接下来,两人陷入了沉默之中,他们俩实在是找不到共同的话题了。

随着两人不断地前进,天色就越发的亮了,但是山间的薄雾却也跟着起来了。笼罩在林间的薄雾还是有些影响到视野,张立不得不吆喝着马匹慢下来一点。

薄雾对马儿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张立却不一样了,他甚至觉得比起刚才来说,自己的视线更是收到了影响。

就这样,行进的速度就变得更加慢了,但是岑佳华此时也不好抛下张立一个人前进。他只好抱起已经有些累的‘豆豆’,慢慢地跟在张立后面了。

走了一个多小时,岑佳华却是依旧气不喘、脸不红,张立不由得对岑佳华另眼相看了。

“你这小伙子看起来白净白净的,但是爬起山硬是要得!”

“还好啦,经常锻炼的关系,爬点山路还是可以的。”岑佳华谦虚道,岂不知他现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