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可是就是不见神仙来保祐他。有人说玉皇大帝最大,应该去求他;也有人说送子娘子专管这件事,应该去求他。任之初全去求过了。几乎到了逢庙就烧香,见神就或敬表的地步。

可是仍然是没有作用。

也有人说他前一世的罪孽怕是太深重了,老天才罚他这一辈子没有儿子。他应该去做好事,去赎自己的罪。

前一辈子自己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任之初也不知道。别人这么说,应该有他的道理,要不别人不说张不说李,怎么说专说你任之初老汉呢?

怎么样赎自己前世的罪过呢?别人教的办法是修桥补路。说是修了桥,补好了路,千人踏,万人跨,自己就贱到了人中的最低一层,以前的所有罪过也就一笔色销了。

任之初开始了他的修路事业。

每天一大早,他就扛着一把镢头,去那些大家都要走,可又无路可走的地方修建新路了。山里的人们,人要出去打柴,也把要牛羊们吆出去放牧。走在这些没有路的地方,一不小心人就摔了,牛就滚了坡,摔下去,能活着的不多。一头牛就是半份子家当。所以修好牛路人路,意义是很大的。整个冬天时,任之初在这个空闲的时间段,就把修路当做了自己的事业。因为是要赎自己的罪,所以不能叫人帮助,只能自己一个人干。在这个时候,你可以看到任之初老汉,一个人在半山腰破命地干着。活很累,可是他的心里很高兴,觉得这样做,也许可以解决了他的前生的罪孽问题。

当然,笑他的人也不少。因为他干的这些活,跟那善老汉善老婆们所做的不太一样。人家是心善,见不得可怜的人,做完了好事让人或敬重。可他任之初是前生不干好事,做了许多的坏事,老天惩罚他,所以才不得不修这些路。许多人在任之初老汉的身后指点着给自己的孩子们说,“你们要孝敬父亲,亲爱兄弟,老不将来和任家的老汉一样,到了阳世来了,背着一身的罪孽,要用这种苦苦的劳作,来为今生的儿子和来生的幸福而费心力气,可见这人不学好是不行啊。”

说的人感慨万分,可那个屁孩子们没有生儿育女需要,嘻嘻哈哈地把这事当成了一个玩的事情,一个嘲笑任忠灯杰的话头,大声地在任之初的身后喊:不学好,一身罪,做坏子,没儿子……

要是傍的人听见孩子们这样胡喊八喊,早生气了,追来过一顿巴掌,不打死这些小东西才怪。可任忠灯不,一点也不想打这些孩子。因为他觉得这不是骂人,孩子说的全是真的,自己要是没有罪,为什么修这路,补这桥?修都出来修了,还怕什么别人的嘲笑,怕什么孩子们的吵闹呢?

路越修越长,桥越补越多。在这个地方,路是羊肠小道,象一条蛇蜿蜒在山的中间,白白的耀人的眼睛。桥是石头的拱桥,一块一块地石头彻起来,在小河沟的地方上,有人的地方,门前就有这样的一座石桥。河边种的是柳树。绿绿的柳树。春天是一弯翠绿,秋天是一地黄叶。老辈保留着古风,大了的柳树一律砍了头,于是在大柳树的头顶,就形成了一片蘑菇一样的顶。很象是《清明上河图》中的景色。可是村民不知道什么《清明上河图》,他们只是要种了柳树护堤,只是要砍了柳树头和枝来当柴烧,结果就形成了这样的古色古香的景色。

在这样的柳树下,在这样的小河旁,经常可以看到任之初老汉从地里回来,肩上扛着一块石头,放在要修的桥的地方,笔攒够了,在秋忙之后,他就把松动了的石拱桥加固,在没有桥的地方修建一座新的桥。

()免费TXT小说下载

大家都说他快成了一个善人了,离生孩子的日子不远了。

可是妻子,那个小巧玲珑的妻子,那个中看不中用的老婆白白的肚皮,就是不见鼓了起来,也不见有吐的动静。任之初不由得暗地里骂,“他妈的,莫不是娶回了一头骡子,一头不会下驹子的骡子。”

又有人出了一个主意,说是生养孩子和老母鸡抱窝差不多,要先用一个引蛋,这样老母鸡才会去暖,这会引来一群的小鸡。意思是让任之初去抱养一个儿子,以防以后不生绝后。有人这样做了,也真的生了,这延算是引子吧。就象服药时用的药引子一样,引一个辅助的引导作用。

提出了这样的想法,也真有好事的人帮着打听,很快的在快要出山的地方,一个和流峪口的地方,打听到了一家生儿子太多缺女儿的人,他们愿意把儿子送人。什么也不要。任之初是忠厚人,去抱孩子时怀里揣了两块银元,下午把孩子抱了回来,又买一只奶羊,让老婆用白白的羊奶水养活这个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